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企帮小店”激活发展“毛细血管”

德清2个月已帮扶经营主体超百家

  记者  廖  莹

  本报讯  “这是小方巾的新款式,织法你们学习一下。这次出货量大,要注意把好质量关。”近日,位于德清县新市镇的德清丝雅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玲英来到城西村一家围巾加工厂,将企业生产的半成品面料送上门,并带去了新织法。

  丝雅纺织自2002年创办后,旗下品牌丝雅围巾广受国内及中东地区消费者青睐。从2005年起,丝雅纺织就开设共富点位进行代加工业务,带领更多人共同致富,城西村围巾加工厂是其中典型。“这些年,在丝雅纺织的帮助下,我们从几个人发展到现在有50多名员工。”围巾加工厂负责人章森红说。今年丝雅纺织帮扶范围更是扩大到周边地区,累计开设共富点位60多个,辐射带动上千人就业。

  据了解,德清县目前有经营主体超8万户,个体工商户数量占经营主体总量的70%以上。如何让这些社会经济的“毛细血管”畅通运行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今年9月起,德清落实全省“大企帮小店”专项行动,通过结对帮扶,推动大企与小店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个体工商户普遍面临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原材料成本增长较快、用工难用工贵等难题,德清部分大企业以技术、资金、金融、法律、管理、平台等多种形式进行帮扶,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上的个体工商户提供相关的培训指导,助解急难愁盼。自“大企帮小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德清已排摸典型帮扶案例超10例,受益经营主体超百家。

  乾元镇的平钒(德清)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与麦芝乐共享采购链,为加盟商提供价格更低廉的原料采购渠道,同时为加盟商开展培训服务,对其经营方式进行指导。莫干山脚下,浙江德清加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电商直播项目,通过“产品+平台”的模式,联结35家经济主体,带动周边上百人就业。

  “大企业拥有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品牌等显著优势,有助于小店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发展理念;小店处于经济链条的基层,最贴近市场,可及时为大企业提供新的增长点。大企业结对帮扶小店,能实现大企、小店互利共赢。”德清县市场监管局介绍,自“大企帮小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德清新注册经营主体超2300家,其中个体工商户超1600家,有效推动“小店经济”活起来、兴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版
22家湖企入围省制造业“云上企业”初选名单
报头
绿色与普惠金融“融”出县域新气象
端上文化套餐 唱响劳动之美
“大企帮小店”激活发展“毛细血管”
湖州太湖溇港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丛书
银杏“披金”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府补贴活动举行
见证“铁路末梢”变“轨道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