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工程加速建 幸福生活有奔头

  建设中的蜀山小学

  本版摄影 项飞

  市民观察团成员调研蜀山小学新建工程

  湖州市中医院迁建项目

  市民观察团成员调研市中医院迁建项目

  学校和医院建设都是民生工程。12月12日,《看见》市民观察团一行来到蜀山小学新建工程和湖州市中医院迁建项目。作为我市今年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工程进度如何?有何亮点?市民观察团提前来为大家揭晓。

  记者  张璐 

  现场探访

  蜀山小学新建工程:一条“丝带”

  “大家可以从效果图上看到一条丝带的造型,这是学校建设的一大亮点,我们利用天然地形,采取流线型设计,把校园各个区域通过连廊连接起来,即便是雨雪天气,孩子们在校内都可以畅通无阻……”在蜀山小学新建工程现场,市城市集团所属城建集团(城西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谢敏杰带着观察员们边参观边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校园整体已经进入装饰装修阶段,约75%已经完工。据介绍,这条“丝带”除了将校园内所有分散的基础教学单元串联在一起,还借助这个弯曲造型旋转角度,通过放射状的布置,让教学楼能够更好地利用日照条件,让光照更充足。

  “学校可是百年工程,你们这些材料都是阻燃的吗?走廊上这些边角都会处理吧,孩子们追跑打闹撞到就麻烦了……”观察员吕民看得很仔细,一直在提问。

  谢敏杰说,他们将工程安全和质量放在第一位,每天都有专人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复盘整改。同时,很多家长苦恼的接送停车问题,他们在设计的时候也提前考虑到了。

  “我们把运动场和篮排球场进行了架空处理,下面作为家长接送等待区,接送车辆直接开到下面接走学生,不走回头路;学校南侧主入口左侧还设置了非机动车停车区。”他介绍,蜀山小学新建工程预计2025年9月投入使用。

  “周边流动人口和外来工作者都在增加,适龄儿童就学需求还是比较大的。”观察员杨斌在参观完后表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根本,尤其是像停车、户外运动这些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能在前期设计中想到是最好不过了。

  市中医院迁建项目:一幅“山水画”

  说到市中医院,湖州人肯定不陌生,那么迁建后的新医院到底会是什么样呢?

  观察员一行走进门诊大厅,暖色调的装修风格、中庭一处景观园林设计透过落地窗,如一幅水墨山水画,灵动而飘逸,给人一种平静而舒心的感觉。

  “为了给患者一个舒心的就医环境,除了装修设计,我们将主体医院所有功能集中在同一屋檐下,将人流量最大的门诊、医学影像科中心集中在主体医院的首层中部,急诊、急救、门诊、住院部都能方便到达……”城建集团(城西公司)房建工程二部经理李翔带着大家参观。

  记者看到,医院的设施设计都充满温度,比如病房一改以往冷冰冰的数字,都以中药名来命名;老院区的病房以三人间、四人间为主,新院区则新增单人间、双人间和五人间的病房,对于住院患者和家属来说,选择更加丰富,体验更加舒适;各主要区域都设置了无障碍电梯、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确保残疾人、老年人及其他有特殊需求的人群,能够方便地出入各个医疗区域。

  “除了室内,新院区的室外景观主打具有湖州地域文化的中式山水印象。同时,巧妙融入中医文化元素,传达出对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尽显湖州山水风韵和中医文化气韵……”来到室外,李翔介绍,他们还打算结合文化地雕、中草药种植、中医名家雕塑、中医文化宣传栏等小微景观,打造中医文化园,为就医的患者营造一个让人身心放松、安全舒适的室外疗愈空间体验,以便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记者借助无人机从空中俯瞰,整个医院是中式四合院的设计,门急诊医技综合楼面朝南侧主入口,与住院部大楼通过医疗主街连接,治未病培训楼位于门急诊楼东侧,行政制剂楼位于住院部东侧,两者之间通过景观连廊连接。

  “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患者在楼内完成所有的就诊需求,而且院区内实行人车分流,对于老年、儿童患者来说更友好和安全。”李翔介绍,他们在地下设置上落客的门厅和垂直交通体系,方便到达地面入口层的大厅,贯通的地下交通网络相当于把原本设置在地面上的车行通道放置在地下,并且增加扶梯数量,这么一来,车行通畅、人行舒适,既缓解院区周边交通压力,也提升医院门户形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共建美丽城市  共筑美好生活

  “我是市中医院的退休职工,看着这么漂亮的新医院,有很多感慨。”观察员李建华有感而发,新医院的面积是老医院的五倍,智能化药房、轨道物流这些智能设备的融入,让中医有了新的生命力,“相信有了这么好的硬件条件,我们的就医环境和服务也会有质的飞跃,我等着到时候来当志愿者,继续发挥余热。”

  “今天这两个项目都是老百姓关心的,硬件有了,接下来就看软件能不能跟得上了。”观察员潘文金坦言。

  城建集团(城西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兴年表示,预计今年底,市中医院迁建工程将完成交付,这是全市人民高度关注的重点民生项目之一,也是城建集团重点打造的清廉工程示范样板之一。“我们创新推行生活委员(清廉委员)制,在一线工人群体中推选有能力、有热情的工友担任,参与项目建设监督、定期接受清廉教育、关注薪酬发放,确保安全、廉洁、顺利地完成建设任务。”陈兴年说。

  近年来,城建集团(城西公司)建设完成浙北医学中心、内环快速路、奥体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市北小学、毗山中学、老年大学等100余项重点民生工程建设,秉持“共建美丽城市 共筑美好生活”的使命愿景,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助力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美、行有所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看见有感

  李超:

  新的市中医院大楼的楼层我都跑到了,比老医院大了不少,建议后期考虑接驳车或者其他交通工具,方便老年和特殊患者就诊。

  陈丽峰:

  中医服务群体中一般老年人居多,这两年,年轻人也多起来了。建议可以借助现有的环境,做一些中医文化宣传,特别是一些健康养生知识的宣教,让更多人了解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

  施瑜:

  新医院面积大了很多,虽然标识很清晰,但是患者刚来肯定还是不熟悉的。我建议医院投入使用后,安排志愿者或者其他导医服务。

  俞永年:

  现在学校都有劳动课程要求,不知道蜀山小学在设计的时候有没有考虑种植园。我建议后期可以根据实际增设区块,绿植对于学校环境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

  王利亚:

  学校运动场的架空层设计还是比较新颖的。我建议一定要充分考虑好学生户外运动的安全性,比如架空层的安全问题,还有人均绿化、户外面积是否达标。

  杨东燕:

  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了,后续建议在一些安全防护措施的细节上做好把控,比如栏杆的高度设置、阳角的光滑处理等。

  专家点评

  绿色发展引领城市蝶变

  卢艳强

  随着湖州市城市化进程加速,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教育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等多重挑战,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湖州面临的关键课题。

  创新引领,城市蝶变。政府可设立专项基金和税收优惠政策,推动更多创新设计方案实施,尤其是在绿色建筑和智能化建设方面。同时,积极引导本地建筑设计企业与国内外优秀设计团队合作,推动跨领域的创新交流。比如,定期举办建筑设计大赛和项目评审会,激发创新活力,促进高质量项目的落地。政府还应加强对建设过程中创新技术应用的跟踪与支持,确保设计理念与实施过程相匹配,提升项目整体质量。

  智慧赋能,高效管理。政府可以在大型项目中推广综合数字化管理平台,整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实时监控、调度和资源优化管理。同时,要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管理工具,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引入智慧管理系统,能够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同时,大幅度提高项目进度管理的精度,减少资源浪费,提升项目建设的整体效益。此外,还应加强技术应用的后期维护和管理,确保各项技术能够在项目生命周期内持续发挥作用。

  相信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激励并举,推动城市功能升级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目标。绿色发展,才有可持续的未来。

  (作者系湖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博士)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民生工程加速建 幸福生活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