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州市总工会

构建服务职工新体系 助力职工优享品质生活

  全省职工文化建设成果展示活动在长兴举行

  南浔区一线职工免费疗休养活动

  德清县全域推进企业能级工资集体协商

  吴兴区总工会举办城市骑士集体生日会

  安吉永艺共享型职工文体中心

  职工之事无小事,点滴之间见初心。

  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广大职工是共同建设者,也是共同享有者。如何回应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湖州的回答掷地有声: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为总牵引,助力职工优享品质生活。

  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为了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市总工会立足工会工作职责、发挥工会积极作用,持续在建强服务阵地、做靓帮扶品牌、维护职工权益上下功夫,探索形成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湖州模式”,以精准优质的服务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探路  从试点走向示范

  走进浙江练市智能机电高新技术园区,免费的健身房是职工业余时间的热门“打卡点”。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员工会定时收到专属的健康运动“处方”,个人健康状况、运动能力及所需要加强锻炼的部位等信息在上面一目了然。

  这张暖心的“处方”来自南浔区总工会与园区工会联合会开展的体质监测活动。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南浔聚焦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认真履行工会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着力解决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职工群众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而这正是湖州各级工会组织努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一个缩影。

  作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全域试点,我市在南浔区实施了“1+1+N”工程创建(即每个镇街创建1家以上服务职工综合体,1家以上关爱职工公益伙伴,N家示范型单位),通过在全区创建一批服务职工综合体、思想教育基地,在镇街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骨干企业中形成一批“特色园区”“工匠园区”“活动基地”和“示范企业”,推动全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进一步增强,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职工服务机制体系进一步完善。

  为了更好地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市制定了职工生活品质提升行动方案,分层分类选好试点单位,在试点探索基础上实现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体系构建。全市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200家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示范型单位(组织),让美好生活愈发触手可及。

  此外,以各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为基础,把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作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全市230家各级产改试点单位全部开展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涌现一批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典型案例,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

  如何从“试点经验”走向“示范标准”,湖州有新的探索。

  近年来,市总共工会不断强化全域统筹、健全工作体系,“五指成拳”助推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出台全国首个县级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地方标准——《企业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评价规范》,还发布了全省首个工会驿站建设地方标准——《幸福驿站建设与运行规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推动全市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作水平的整体跃升。

  辐射  阵地赋能强动力

  永艺职工文体中心是湖州首个“共享型”企业职工文体中心,以每周4场次的频次,向热爱运动的职工免费开放。受场地和经费限制,过去大部分小微企业无法拥有自己的职工活动中心。“共享型”企业职工文体中心的启动,通过定时开放、预约开放、联合活动等形式,为周边近百家企业3万余名职工提供敞开式服务,让广大职工可以在“家门口”就近就便享受到工会“娘家人”的服务。

  以资源整合、服务融合、企业联合等方式,建设共享型企业职工之家,实现周边全员共享、资源共享、共建共享、开放共享,让职工可以在“家门口”就近就便享受到工会“娘家人”的服务,这是湖州夯实阵地基础,突出共建共享的有力举措之一。

  据市总工会介绍,为了更好地发挥阵地赋能强动力,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职工服务(活动)中心“一心多点”布局,将服务职工阵地建设作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以阵地强基础、以阵地促服务。以市、区县、镇街三级职工服务(活动)中心建设为引领,在每个乡镇(街道)建设1个带有辐射功能的综合性职工服务(活动)主阵地,配套多个以企业为单元的共享型职工服务(活动)阵地,形成“一个中心、多点辐射、多元服务”的工作格局。

  同时,按照“工会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务实管用”的建设思路,大力推进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积极探索“会、站、家”一体化建设,不断擦亮“湖工有爱”工作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506家,获评全总“最美站点”33家,省总“最美站点”36家,逐步构建起户外劳动者“15分钟服务圈”。

  聚焦  紧盯职工所忧所盼

  职工的温度就是工会的热度,只有把职工的所忧所盼放在心上,工会组织才能成为真正的“职工之家”。

  如何妥善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让职工在上班与看娃之间找到平衡,是许多职工家庭暑假期间最为关注的问题。针对职工的需求,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统筹工人文化宫、职工之家、学校、文化礼堂等场所,通过资源整合、力量互补,以“管、教、学、玩”一体化模式,举办“爱心托班”258余场,为近万名职工子女提供托管服务,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

  紧盯职工所忧所盼,当好“娘家人”,做好“暖心事”,是湖州工会不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发力点。

  据介绍,为解决职工“衣食住行娱”等身边小事,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以服务职工为圆心,扩大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半径,让广大职工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即时感受“娘家人”的贴心关怀。“通过广泛开展“三心”食堂、“三安”宿舍、“三美”活动场地建设,我们努力改善职工工作条件和后勤保障;通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我们多渠道推进职工安居工程建设,计划三年建成各类职工公寓10万套。”据市总工会介绍,立体化、无死角的职工服务阵地,让幸福与温暖触手可及,无处不在。

  与此同时,为了帮助职工搭建自我价值实现平台,市总工会坚持规范化、差异化、全域化纵深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助力产业工人“以技提薪”。通过建立“规范协商、履约监督、处置争议”工作闭环,全市累计签订能级工资集体合同2901份,惠及职工32万余人,其中规上建会企业开展数2778家、覆盖率82.6%。

  此外,通过出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改善环卫工人工作生活条件促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全力保障低收入职工生活水平,形成“弱有众扶”的良好工作格局。由市总工会联合市慈善总工会设立的1000万元工会会员大病救助基金,更是通过构建起职工医疗互助+医疗帮扶+大病救助的立体化帮扶体系,为遇困职工撑起“爱心伞”,切实为患病职工减轻了经济负担。

  文/施妍

  本版图片由市总工会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深度
   第06版:思学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公益
构建服务职工新体系 助力职工优享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