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通终身学习“最后一公里”

“学习地图”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记者  张  璐

  本报讯  “之前我报了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证书的培训班,证书考完收入也跟着增加。”12月18日晚,市民董昌艳来到德清县乾元成校,这次她来上家庭教育课程。

  她在手机上给记者展示了报名系统,通过微信找到“优学德清”的小程序,点击“学习地图”,上面就会显示当地所有的共享学习点位。再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就近的点位,在线报名。她说,如果觉得天气太冷不想出门,也可以找线上课程,技能培训、学历教育、智能技术、老年教育等,门类还是比较齐全的。

  “除了消防设施操作员,我们还有特种设备、老年教育等各种培训课程,除了一些第三方考证必须的费用,其他都免费,且常年不间断开设。”乾元成校校长丁卫耿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德清县终身学习地图”,该校成了“学校后”教育共享学习点之一,来学校上课的群体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特别是18岁以上的年轻人和中年群体有所增加,他们大多是为了提升职业技能。

  今年,我市成功入选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城市,为了深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市教育局积极打造“学校后”教育体系,着力推进农业人才培育、学历技能提升、科教助农增收、老年教育提质扩容、数字终身教育五大行动,全力推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多样化满足社会人员学历和技能提升需求。

  为了进一步优化平台,强化数智赋能,推进数字终身教育,德清县成为“终身学习地图”的首个试点县。德清县教育局职成教科副科长罗书洋介绍,经过前期的平台建设和资源融合,他们于今年11月初完成了“德清县终身学习地图”(电子版)的基本建设,并在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上正式启用。目前,这张地图上,德清县范围内标注的“学校后”学习场所达377处,后续还将把德清图书馆、德清博物馆等更多“学校后”教育培训资源融合进来,构建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网络。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开发开设线上、线下课程,进一步推进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开放。”市教育局表示,明年起,将在全市推广“终身学习地图”,实现终身教育数据归集、共享和使用,为广大市民提供内容更丰富、质量有保障、途径更便捷的学习服务,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打通终身学习的“最后一公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副刊
为群众温暖过冬添底“气”
把地名资源变成地方财富
冬捕鲜鱼
“学习地图”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工业企业开展消防“体检”
市中心医院打通救援空中通道
织里妈妈购go新春专场启动
代表履职向“绿”行
长三角人才科技推介会暨走进上海高校活动周启动仪式举行
抢抓新机遇 再创新业绩 实现新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