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钰苑
“医生,刚在机器上操作,说个人账户上没钱了,我又不会手机转账操作,这可怎么办?”“没关系,这点现金你先拿去应急”这是日前发生在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的温馨一幕,来自江苏的许奶奶接过医生递来的300元钱,连连道谢。
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她以充满大爱的坚持赢得了众多患者的点赞和感激,她那白大褂的口袋仿佛是一个“爱心宝箱”,每次坐诊,只要患者有需要,里面总会“变出”一些现金。
她就是老年精神科主任,那万秋。
“我们科室的病人本来就比较特殊,年龄也都偏大,他们出趟远门也不容易,帮患者解决燃眉之急是应该的。”那万秋说道,从医以来,她几十年如一日,为病人垫付医药费已是稀松平常。2019年,她就曾因为同样的善举,被网友“冬天太阳”将故事发在了本地某论坛上。据“冬天太阳”描述,当时有位病人表示钱没有带够,想把其中一个配药给退了,那医生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200元,帮病人把差额补齐。
对她而言,这或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那些陷入困境的老年患者来说,却如冬日暖阳般温暖。采访中,那医生总说,其他医务人员碰到类似情况,也都会像她一样做的。
事实也是如此,她的爱心如同星星之火,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也让更多患者感受到了医院的温度。“我们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虽然现在网络支付很发达,大家也还是会准备一些现金。”谈及此事,护士长沈春丽十分自豪。
是否担心病人不还钱?听到这样的疑惑,在场每位医护人员都笑了,纷纷表示不担心,据了解,目前几乎所有病人都主动还了钱。
口袋里的现金,成为了市第三人民医院一张温暖而独特的“名片”。“关心、关爱、尊重我们的病人,是三院人的优良传统,医护人员心里有患者,遇事主动帮助,让病人感受到的是亲人般的关怀,也传递了一份信任与安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有利于病情恢复。”该院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