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零到一”强创新 “五位一体”塑体系

湖州十年首创68项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记者  崔松云  黄珺  孙文斌

  本报讯  湖州银行昨传出喜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中国启动的首笔非主权贷款——通过该行授信的3.58亿元人民币贷款已在湖州落地放款90%,标志着这笔支持清洁能源、能源效率提升等领域的绿色资金基本达效。“湖州项目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范例。”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夫表示,选择湖州最初就是源于湖州是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现在看来选择很正确。

  2015年起,湖州创新实施绿色金融改革,其经验获得中央深改办推广,并入选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典型案例。同“绿色金改”一样,自2014年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后,湖州秉承“从零到一”理念,积极探索生态文明领域原创性改革。据统计,十年间在全国首创了68项具有鲜明标识度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市委生态文明办常务副主任夏威说:“湖州已构建起立法、标准、体制、数智、文化‘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这些原创性改革涵盖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其中许多极具特色亮点。在生态经济化方面,成功落地全国首批收储竹林碳汇交易、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首单平原河网地区水利风景区生态产品价值交易。在经济生态化方面,首创“碳效码”平台,探索金融支持工业碳效改革,累计发放碳效贷款564亿元;率先制定涉VOCs企业绿色生产标准;开发上线“铅蛋”废铅蓄电池回收平台。2020年,湖州提出并实施生态警务,首创“生态警长”制度。2021年起,湖州首创绿色低碳生活指数并连续4年发布报告,引导绿色低碳生活。此外,湖州组建市生态文明办、设立“生态文明日”、颁布“生态法”、创设“生态鼎”,持续深化生态文明领域机制创新。

  立法是确认和巩固改革成果的重要手段。2015年,湖州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已出台生态文明领域地方性法规11部,发布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标准112项,其中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等12项上升为国家标准。今年4月18日,湖州更是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发布《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全域推进更高层次生态文明建设。对此,生态环境部首席法律顾问别涛认为,该条例很好地把湖州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值得推荐和借鉴。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高度肯定了湖州生态文明领域改革成效。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上,他曾以湖州为样本,深度剖析了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发展与实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出席观看
~~~陈浩连坤明李上葵等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与各界群众一同观看
用心用情办 群众“更有感”~~~
连坤明在地方高校走访调研时强调~~~
~~~
“从零到一”强创新 “五位一体”塑体系~~~
~~~
~~~
市领导在长兴县调研标志性点位“四季看变化”工作~~~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文化中国行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专题
新年戏曲晚会在京举行
2025湖州新年音乐会举行
2024年民生实事全部圆满完成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更好服务湖州高质量发展
市中医院新院区正式启用
湖州十年首创68项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湖州市计划生育协会 七届二次理事会召开
我市省级未来农场认定数居全省第一
把握政策抢抓机遇 实干争先接续奋斗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