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民生所盼”成“民声所赞”

市人大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监督体系助民生实事落地惠民

  记者  胡熠烨

  本报讯  “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地停车场共享停车位11142个,新增停车位9086个……”在日前公布的2024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中,一组关于便民停车的数据让市人大代表、月河街道月河社区书记朱柳芳倍感欣慰和开心:“我们街道的居民就是直接受益者,去年我们街道内共开放共享车位124个,新增停车位600余个,有效缓解了居民停车特别是夜间停车的难题。”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去年初,我市在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由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了市政府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涉及儿童健康、教育助学、帮难扶困、宜居环境等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重点民生领域。为推动项目高质量完成,市人大常委会把监督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列入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不仅加强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更是构建起“专业对口督、数字赋能督、代表测评督、跟踪问效督”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督体系,依法履行各项职责,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全力推动项目落地惠民。

  “我们在人代会后及时制定了相关监督实施方案,成立5个监督组,明确要求将日常履职与民生实事监督相结合,通过工作调研、实地视察、跟踪监督等方式,实地查看联系的民生实事项目,协调解决推进中的困难。”市人大民宗侨外委主任委员沈晓蓉介绍,“我们还在去年年中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专题听取市政府半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办理情况汇报,审议提出监督意见,确保每个项目都能按期保质完成。”

  在监督方式上,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让人民群众真正受益”的效果导向放在首位。“我们依托政府民生实事地图,实时掌握进度动态,对于推进难度较大、慢于时序进度的项目,都会主动及时与有关部门对接,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市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工委副主任周勇说,“同时,充分发挥人大基层单元民生实事应用板块作用,让代表和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上传监督意见,提高监督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市人大常委会、各部门和各级人大代表的合力推进下,民生实事项目办理不仅实现了质速并重,更不断扩大受益面,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我们将不断完善群众参与征集、票决、监督、测评的工作机制,促进政府决策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进一步让‘民生所盼’成为‘民声所赞’。”沈晓蓉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市人大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监督体系助民生实事落地惠民
~~~
~~~湖州市合唱新年音乐会举行
~~~
~~~
安吉县昌硕街道部分安置小区——~~~
~~~
《谁来让枯木“逢春”?》后续——~~~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联合助企行动护航安全生产
让“民生所盼”成“民声所赞”
湖州职院开辟青年入乡新路
现代之声邂逅传统之韵
以练促训提升灾害防范水平
长兴县中医院添国家级中心
“圈养”垃圾何时休
保供应 惠民生
落实责任 立即整改
遗失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