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欧诗漫控股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沈志荣
我今年76岁,但我称自己是“70后”,因为我活得很年轻。我在小红书、抖音、哔哩哔哩都有账号,有很多“90后”“00后”的朋友,他们亲切地称我为“珍珠爷爷”。
用年轻的话语向年轻人推广珍珠文化,是我这些年来的追求。看过我视频的朋友会发现,我总会在里面嵌入一个“彩蛋”——德清县阜溪街道龙胜村附近的小山漾。这里是珍珠始祖叶金扬养殖出附壳珍珠的地方,也是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申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本钱”。
70多年来,除了申遗这颗我正努力追求的“珍珠”外,我还孕育出了2颗“珍珠”。
上世纪70年代,我培育的人工小三角蚌多达200万只,总量位居全国第一,这是第一颗“珍珠”。那时养殖珍珠的社员每天12工分,女工1天收入就超过了知识分子1个月的收入。当时,雷甸水产大队人均年收入排名全国第八。
1982年,我创立了浙江珠丽化妆品厂,首款产品珍珠霜填补了国内空白,一上市就卖掉了8万多瓶。10年后,浙江欧诗漫实业总公司创立,这是我孕育的第2颗“珍珠”。我带领团队研制的“纳米珍珠粉物理法制备工艺”,彻底解决了珍珠粉吸收率低的世界性难题。在欧诗漫珍珠博物院一整面荣誉墙上,150多项专利技术证书,体现了我们在行业内的极致追求。
1979年,我跟随国内珍珠考察团去日本考察时,参观了日本东京珍珠博物馆,了解到珍珠养殖技术源自中国,并有文字记载了世界珍珠养殖发源地的大概地理位置——“离杭州72华里,离湖州40华里”,这正是德清!原来日本养珍珠也是和中国人学的,这个信息让我倍感振奋,也让我萌生了一个想法——要让世界知道珍珠来自中国、来自德清!
回国后,我四处托人在国外寻找珍珠养殖记载的书籍,从2篇外国文献中找到了蛛丝马迹,里面都提到南宋叶金扬是珍珠养殖技术的发明人,并最终确定了德清是世界上珍珠规模化养殖技术的发源地,而小山漾就是叶金扬养殖出附壳珍珠的所在。
(下转A02版) (上接第1版)
2017年,在我和德清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浙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成功申请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该系统进入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如今正在申报冲刺中。
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老是一根筋,一辈子就研究珍珠。我说,我只懂养殖珍珠这件事,那就要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为中国和湖州添上一颗更亮眼的“珍珠”。
(记者 徐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