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 梁
昨天,记者推开爱山街道红旗路99号湖州市中心城区零工市场的大门,这里已经迎来了节后首批求职者。50岁的王水军就是其中之一。
进入市场后,王水军仔细浏览着招聘信息,来自江山市的他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去年夫妻俩在湖州买房安家后,想着能结束分居生活,但社保即将中断的现实让他不得不提前谋划。
“您好,请来这里填个人信息表,我们会为您推荐合适的工作。”零工市场工作人员徐树红主动上前招呼。王水军在表格上认真填写了自己的求职需求。很快,王水军的个人求职信息就被录入到求职人员系统库中,精准匹配相关岗位,同时还被发送到了区县企业群中。
记者注意到,来零工市场找工作的人群年龄层主要集中在40至50岁之间。对于能力较好的求职者,零工市场通过企业库系统匹配,能够快速帮助他们找到合适岗位,实现当天面试,两三天内就能得到结果。
市中心城区零工市场负责人李宇仁介绍,春节刚过这段时间,服务业、商超等方面的零工岗位相对较多。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零工市场不仅为求职者提供零工岗位,同时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岗位推荐。当天上午10时,就读温州商学院的大四学生郑楠和同学郁凌昊走进了零工市场。今年即将毕业的他们希望能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现在找工作难,自己还年轻,对于薪资并没有太多要求,只想多积累点工作经验。”郑楠向记者坦言。
在这个528平方米的“零工市场”里,春天的气息似乎比室外来得更早。在这个被称为“马路劳务市场升级版”的暖心空间里,“打零工”不再是风雨中的等待,“找活”升级为大数据精准匹配,传统劳务市场完成了向现代化人力资源服务的蝶变。仅去年一年,市中心城区零工市场发布就业岗位达5.9万个,登记求职人员达3.8万人次。在全市,像这样的零工市场多达14家,求职者找工作全程免费,去年,累计为1.6万家用工主体发布各类用工岗位超17万个。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在充满温情的“暖心市场”里,无论是像王水军这样寻求工作的中年人,还是像郑楠这样渴望积累经验的年轻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就业服务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