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思思
本报讯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正在不断创造票房奇迹。记者近日了解到,在影片最后致谢的138家动画公司里,浙江泥丸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来自我市德清县。
2月11日,记者来到泥丸星,工作人员正沉浸式赶制属于自己公司的原创IP动画电影。据了解,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由《姜子牙》联合导演、执行制片人王昕创立,他与《哪吒2》的导演饺子相识多年,此次凭实力拿到了让人“又爱又恨”的制作任务。
“难!太难了!”回忆起制作《哪吒2》部分画面时的日日夜夜,泥丸星视效总监赵伟坦言,之前从来没有做过如此大体量的群集特效镜头。
去年3月,赵伟拿到了《哪吒2》第一出品方可可豆动画提供的原始素材,量非常大,有几十个不同种类的捕妖队和海妖角色,光素材的交接和验收就花了几周时间。制作团队并没有空等,而是与可可豆动画开展了深入的前期沟通,这让泥丸星团队在后续创作时少走了许多弯路。经2个多月制作交出初稿后,泥丸星团队不断修改打磨、精益求精,每个镜头的特效和合成,都修改了十几个版本。
7个镜头、25.7秒!最终,泥丸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难度比较大的是‘洪流大战’内容的制作。”提起创作过程,泥丸星视效制片人宋志远说,该片段人物非常多,场面宏大,而且人物身上都有细节。饺子导演希望海浪中既要表现出浪花的动态,也要表现出角色群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冲撞之后要再回来、再继续冲撞。
“洪流大战”一幕最多包含2亿个角色,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挑战了特效极限。为了在千军万马中营造出两军对垒、如海浪般翻涌的质感,泥丸星使用了自己研发的“资产优化工具”,来减轻超量数据带来的制作瓶颈。可可豆也提供了技术方案,解决渲染过慢的问题,双方一起合作,才让这几个人山人海的镜头最终呈现出来。再结合特效师、灯光师、合成师的努力,才让一个个角色形成逼真浪花,每个角色都像浪花中的一滴水的效果,从而达到导演对粒子特效的节奏感、韵律美的要求。
去年,王昕还被《哪吒2》总制片人王竞邀请到成都,帮助饺子导演一起解决问题。
“我们非常荣幸能参与《哪吒 2》的制作,对我们团队也是一个锻炼机会和难忘的经历。”宋志远说,《哪吒2》制作精良,此次参与制作,对团队技术水平的突破和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
不少人将《哪吒2》背后参与的138家中国动画公司比作“万鳞甲”,认为是他们倾囊而出“看家本领”才托举出“哪吒”。在王昕看来,这是中国动画行业的双向成就,《哪吒2》的成功对于整个动画圈层和行业都有提振作用。他表示,能够加入《哪吒2》这样的电影项目,对公司未来的市场、创作勇气和信心都是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