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在南太湖新区康山街道霅溪桃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不少年轻人聚在一起,正在参加中国舞、素描、手机摄影等夜校课程,以独特的方式打开“夜生活”。此外,安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安吉县递铺成校、孝源街道青年人才社区也开设了许多青年夜校课程。
“不是兴趣班报不起,而是青年夜校更有性价比”“晚上吃夜宵,不如报夜校”……乐器、舞蹈、技能、运动、传统文化等课程多种多样,青年夜校因其“非学历化”的教学特质与“去功利化”的学习导向,再加上超高的性价比,让年轻人能够以低成本尝鲜各种艺术与文化,无疑为夜校吸引了大量的青年学员,让青年夜校成了“去班味”的一种新模式。
夜校并非新鲜事物,在我国已有逾百年历史,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教育作用。在手机屏幕成为生活主导的今天,年轻人似乎被裹挟在信息洪流中,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细节的感知。而青年夜校的出现,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慢下来”的机会。书法教室里,墨香中流淌的是“提笔有神”的传统技艺;舞蹈室里,一步一调激活的是身体的感知;摄影课上,镜头下的生活细节被重新发现……这股学习热潮,不仅满足了当代青年对精神成长的渴望,更折射出一种在快节奏生活中追求“慢下来”的生活美学。此外,夜校将有着共同生活理念、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在此结识了不少“搭子”,实现了有效社交。
青年夜校的火爆证明,年轻人并非没时间,也并非患上了社交失语症。它是年轻人的一种悦己型消费,以满足个人深层次内心需求和享受生活为目的,也是当下年轻人进行自我调适、自我和解、自我突破的尝试,代表着一种学习进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这个紧张忙碌的时代,青年夜校提供了一个非功利性、能够满足精神寄托的港湾。如何让“夜校热”持久下去,防止“夜校风”变成“一阵风”?我们期待越来越多高质量、创新性的夜校机构出现,形成一个良性的学员评课反馈机制,加强教学内容、经营模式等方面的监管,让夜校健康发展,吸引更多区域发展的青春力量。
(寿思越 徐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