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 梁
本报讯 4月10日上午9时,我市首艘全正向研发内河全航程自动驾驶电动试验货船——惊蛰号在湖顺利下水(见图 通讯员 钱佳联 摄)。该船集成多项创新技术,可实现自主航行、避碰、超越、靠离泊等功能,标志着我市在内河绿色智能航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据悉,惊蛰号总长65米、载重64标箱,纯电驱动,续航超过200公里。目前,该试验货船处于试运行阶段,将顺次启动系泊、自主航行等试验,未来计划投运浙北内河水域,逐步推进国内首个自动驾驶航线落地。
湖州作为全国唯一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航道条件优越,水运运量逐年增长,运输线路相对固定,充分具备推进船舶电动化革新现实条件。2014年,我市启动新能源船舶的研发探索。2022年6月,国内首艘2000吨级集散两用新能源运输船“东兴100”在湖交付并投入商业化运营。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谋划申报内河绿色航运廊道项目,成功入选第一批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任务名单。同时,全力助推区县多方主体牵头推进新能源货船建造和投运,推动本土电池企业、航运企业、货主企业、船舶制造企业及国内主要投资主体等多方参与我市船舶电动化革新工作。截至目前,湖州航区累计下水电动货船8艘,建成5处船用充电站。至今年底,湖州航区船用充电站有望增至8处,为未来电动货船运输提供稳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