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湖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马鑫
为什么想当护士?每到护士节,总有人会问我这样的问题。
我的家乡河南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所以从小我就想穿上那一袭白衣,去守护更多的生命。
2018年,我从家乡来到湖州师范学院就读护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应聘进入湖州市中心医院工作。因为对我而言,湖州不仅是求学之地,更是值得托付职业理想的第二故乡,我想从异乡客成为守护者。
还记得,我刚到胃肠外科、疝外科工作的时候,护士长担心我语言沟通有障碍,专门帮我整理了一份“湖州话护理沟通手册”,用红笔标注出一些常用称呼;带教老师担心我科研基础薄弱,主动跟我分享各种文献检索技巧;春节要值班,怕我想家,护理部的老师们都邀请我去家里过年……
这些温暖的细节,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异乡客来说,是最坚强的后盾,也让我有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我们新护士会轮转不同的科室,而每个科室的工作流程也会有不同之处,各种术后的照顾也不同。比如胃癌术后的患者如何照顾?起搏器置入术后如何对患者进行评估?长期医嘱怎样核对……我工作时都会详细记录下来,下了班再整理打印好贴在自己的“口袋书”上,这本印着“绽放南丁格尔之花”的小册子,成了我工作中形影不离的“魔法书”,让我能够更好地照顾每一位患者。
而这种照顾,不仅仅是简单的打针送药,有时候还需要耐心地陪伴与关怀。
记得在负压病房工作的那段时间,很多患者因为被隔离而情绪低落,对病毒害怕而烦躁。而我们每天裹的像太空人一样,既要照顾他们的身体健康,又要给他们送去安慰和希望。
当时1位患者是留学生,语言不通让她更加焦虑,我们就用简笔画、手势和她交流。她出院那天,特意朝着监控镜头,给我们比了一个大大的爱心。
还有1位山东的患者,出院之后给我们寄来感谢信,希望等“春暖花开”的时候,有机会看一看口罩下的我们,他说,在湖州的这段特别的经历,让他感受到了“天使”的温暖。
其实,不管是白衣天使还是提灯女神,这些梦幻而光鲜的称呼背后,是我们琐碎的付出,我们更像是“战士”,要能跑能扛能熬夜。呼叫铃一响,就要健步如飞;住院病人要翻身扣背,就得秒变大力士;夜间突发抢救,要时刻清醒……
如果说,曾经那一袭白衣点亮了我追逐梦想的光;那么现在,我更坚定,那是我愿意追逐一生的光,因为它照亮的是生命。
(记者 张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