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晓菲:巧解社区治理方程式

  记者  孙东玉

  “以前每次拐弯都要按喇叭试探,现在安全指数直线上升。”近日,南太湖新区凤凰街道龙溪小区东门转角处新安装的广角反光镜成为居民热议的暖心坐标。这个存在多年的安全隐患点,在社区书记赵晓菲的督办下,29天,问题得到解决,赢得了居民广泛好评。

  2022年,赵晓菲被调任至龙溪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面对老旧小区改造、美丽小区提升、共享电梯申请协调等诸多难题,这位深耕基层14年的“老书记”开启“硬核”解题模式。她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着7个小区、2300余户居民的急难愁盼:陈师傅家漏水的维修方案、加装共享电梯的居民意见、美丽小区提升工程的进度表……“漏掉一件小事,就可能寒了一户居民的心。”这则写在笔记扉页的警示语,化作200多条带着烟火气的解决方案。

  “坐在办公室全是问题,走到现场才有答案。”这句被赵晓菲挂在嘴边的话,是她用脚步丈量出的解题之道。海锦花园小区安装电梯期间,底楼王女士提交了反对意见书“采光差了谁赔?”面对王女士的抗拒,赵晓菲与技术团队上门耐心了解情况。“王姐,电梯采用的是透光玻璃材料,采光影响能降到最低。”先后十余次走访,她带着方案、数据和诚意,一点点融化坚冰。最终,王女士撤回反对意见书,电梯顺利安装成功。如今,小区内7台玻璃幕墙电梯映照着阳光,老人上下楼买菜的谈笑声在轿厢里回荡。

  为破解基层治理中的专业壁垒,赵晓菲的办公桌上常年摆着《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和一摞工作笔记。面对小区居民纠纷,她加班啃下了多本专业书籍,把政策文件“翻译”成百姓话;遇到加装电梯的技术争议,她拉着工程师反复请教井道设计、噪音分贝标准。“要让老百姓信服,先得把自己逼成半个专家。”她整理的社区调解案例,如今已成为新人社工的实战教材。

  从老旧小区改造的“施工监理”到加装电梯的“技术顾问”,从政策解读的“翻译官”到民情方案的“设计师”,赵晓菲用接地气的解决方案持续破解治理难题。眼下,她正把工作经验分享给新社区工作者,续写着基层治理的新篇章。“我将继续践行服务群众的使命,不负信任与期待。”赵晓菲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视野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潮汐摊位”温暖城市“烟火气”
亲子携手 低碳同行
消防演练 防患未“燃”
市场变“考场” 诚信能加分
守护心灵 护航成长
扬帆南太湖
巧编风铃 银龄防诈
赵晓菲:巧解社区治理方程式
暖新港湾 温情续航
马晓燕:带出社区治理好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