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莹 通讯员 周俐烨
本报讯 整齐的田垄间青翠欲滴,菜畦中点缀着太阳能灭蚊灯和智能滴灌设备。村民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新鲜蔬果……近日,安吉县灵峰街道横山坞村陈家头自然村的共享精品菜园喜获丰收。这片充满生机的菜园,两个月前还是杂草丛生、垃圾散落的闲置荒地。
过去,灵峰街道有多个村庄饱受私搭乱建、环境卫生差等问题的困扰,既影响村容又降低村民生活品质。今年初,灵峰街道建设生态办成立专项工作组,启动“见缝插针”环境整治行动。街道通过环境提升,实施改土、改电、改设施,整治私垦菜地及垃圾堆放问题,归拢闲置土地资源30余处,拆除违章搭建20余处,累计清理垃圾20余吨。整治后,灵峰街道各村(社区)垃圾量同比减少15%。
据了解,今年以来,灵峰街道全域已打造9个共享精品菜园,总占地面积约50亩。菜园附近的村民可通过报名的形式,获取“责任田”。
“以前都是自己找片空地种点小菜自家吃,街道给我们集中种菜的地方后,村里环境也变好了,菜园集中又整洁,菜的品种也多了。”正在菜园里拔草的横山坞村村民戚大姐说。
受益的不仅仅是村里,共享精品菜园还创新了“共享农庄”运营模式,菜园推出“认养一分田”“周末农夫”等体验项目,吸引了城市家庭来村体验农耕,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增收。同时,村集体联动新媒体、电商平台打造“云菜园”,通过直播带货、会员直供等渠道,将鲜蔬瓜果直达百姓餐桌。共享菜园项目还与本地企业食堂、食品厂合作,开发有机蔬果周边食品,对菜干、果干等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让小菜园变身致富园。
“街道将持续探索更多农村环境提升新模式。”灵峰街道建设生态办工作人员、共享精品菜园负责人曹卫军说,街道将深化“乡村+文旅+康养”模式,依托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区位优势,以环境整治为笔、居民共治为墨,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为精细化治理提供生动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