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省首个标准化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在湖启用

  记者  陆晓芬

  本报讯  昨天,坐落在安吉县杭垓镇吴村村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正式启用,将依托人工调查、野保相机、视频监控、无人机、卫星遥感等辅助监测手段,实现动态更新“生态户口本”。“这是根据2024年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建设标准》建成的全省首个标准化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将力争纳入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省环科院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地创新中心负责人汤博说。

  据悉,该观测站包括体验展示馆、科研楼、专家楼,并针对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竹乡国家森林公园、陈嵘省级森林公园、苕溪流域、老石坎水库、赋石水库6个不同生态类型设置了观测样区。市生态环境局安吉分局副局长钟永梅介绍,系统可实时追踪中华秋沙鸭、安吉小鲵等珍稀物种活动轨迹,为物种栖息地修复提供数据支撑。观测站已监测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白颈长尾雉等珍稀保护动物,为全省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提供了标准化模板。

  为何选择吴村建设首个标准化观测站?汤博告诉记者,前期他们在省内多个地方考察,最终确定在吴村为全省打样。吴村毗邻西苕溪源头,具有森林、湿地、水库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家底丰富。“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密度高于全省平均值,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实验室。”汤博说。

  当天,安吉县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聚焦观测站建设和观测网络构建;杭核镇携手浙江农林大学等多家科研、自然教育机构,打造学生教育合作基地,推动生物多样性成果转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副刊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图说
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市委举行南太湖大讲堂报告会
不只是告白
德清入选国家产业名片 打造计划区域(城市)
首个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落地湖州
全省首个标准化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在湖启用
全省首个电梯产业学院落户南浔
守护朱鹮家园
近千名青年人才寻缘相亲大会
今日导读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