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忻媛
住房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梦想。5月1日新版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开始施行。从国家到地方,“好房子”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提升住宅品质成为新的消费驱动力。新标准落地实施,我市楼市有什么变化?新规下“好房子”有什么亮点?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什么样的房子是“好房子”?“好房子”应该具有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特征。建设“好房子”,要立标准。标准水平决定了房屋品质。事实上,早在2024年下半年,我市就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进一步提升住宅建筑品质设计规定,聚焦“好小区、好配套、好建筑、好户型、好服务”五大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全力推进“好房子”建设。
在南太湖新区长东片区,作为首批浙江省“好房子”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市首个落地的新一代“好房子”项目——“晴屿望湖”,自今年4月底开盘并开放样板区以来,收获了很多关注。
据悉,该项目由市城市集团下属城信集团与杭州房企蓝绿双城共同打造,无论是超100%空间使用率、层高3.1米起步,还是创新空中庭院、270°采光视野的设计……这些符合新时代多样性高品质需求的“好房子”标杆试点打造,成为该楼盘的新卖点,吸引不少看房人。
“开盘以来,已经有1200多组客户来访,成交量超1.5亿元。”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产品与市场的同频共振,在推动品质升级的同时,也促进了量价提升。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从过去的“住有所居”到现在的“住有宜居”,购房者越来越注重住宅品质。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要设置电梯,提升楼板隔声性能指标,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系统强化适老化设计……新规对“好房子”提出的一些“硬杠杠”以及指导意见,让不少市民满怀期待。
“考虑改善型住房时,肯定会优先考虑‘好房子’。”市民计先生正筹划着卖掉88平方米的二居室,换个130平方米以上的三居室或四居室。他告诉记者,他对不低于3米的“标配”层高很期盼。在他看来,更高的层高意味着更优的通风、采光与空间感,也能提供更多房屋装修、智慧家居的拓展空间。
“新规将倒逼房企从产品标准、研发、迭代的全周期出发。”业内专家表示,通过政策引导,将鼓励房地产企业创新开发,从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到讲究居住空间的均衡性、多功能性,再到更加注重与自然、外界的空间融合,未来,将有越来越多“好房子”进入市场,满足人们日益多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