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范国锋 通讯员 梅双双
本报讯 在长兴县画溪街道曹家桥村村民张翔的葡萄大棚,土专家傅佩京日前正指导员工对葡萄进行疏果。
去年,张翔当起了农创客,流转土地18亩,种植阳光玫瑰、醉金香、夏黑等特色葡萄。种植技术难题怎么解决?在村里的撮合下,已退休的农技人员傅佩京担任基地技术指导员,并和张翔结对。“在傅师傅的指导下,学到了好多实用的技术,目前葡萄长势良好,预计今年每亩收益达到2万元。”张翔高兴地说。
据介绍,曹家桥村葡萄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针对部分葡萄种植户技术不过关、一些村民想种植葡萄但苦于没有技术等情况,从去年开始,该村组织实施了传帮带项目,按照双方自愿原则,种植能手和老技术人员结对帮扶技术薄弱户,通过传帮带提升全村葡萄种植水平。截至目前,已有13名“师父”结对34户“徒弟”。
当上葡萄师傅后,陶伯顺定期自编《服务指南》及时发给结对户。种植户易明安告诉记者,跟着陶伯顺种葡萄,技术有了提升,“收获很大,周师傅一直是将技术、知识毫无保留地告诉我,去年我种的20亩葡萄因此提升了品质,卖出了好价格,多赚4万多元。”
“老叶子掉下来不要紧,那是植株在更新,新叶子长得好就没有问题。”在葡萄园内,陈淦泉通过手机,对3户种植户分别进行技术指导。“他们今年才种植葡萄,遇到问题不懂就会问我。”陈淦泉说,他种植葡萄10多年了,也是村里确定的葡萄师傅,他会帮助徒弟和新农民提升种植技术,让大家少走弯路。
在曹家桥村,传帮带得到深入开展,师傅每月至少2次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实操指导,向徒弟传授修剪整形、花果管理等核心技能,开展小型交流会、现场观摩……传帮带带动了全村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去年,该村达产葡萄平均每亩收益2万元,今年有望突破2.5万元,同时,激发了村民“甜蜜动能”,今年全村新增葡萄2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