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伊凡 摄影报道
初夏的新疆,艳阳高照,热浪在帕米尔高原蒸腾翻涌。
上月初,经过三天两夜的火车旅途,长兴教育集团雉山校区顾海林等 20 名老师组成的护送团,顺利将159 名新疆籍学子护送到乌鲁木齐。落脚后他们没有停歇,随即奔赴新疆各地,开启促进民族团结的家访。
顾海林在工作笔记中认真记录回访毕业生麦热当江·阿布拉的心得与感悟。“‘95后’小伙子,现在是乌鲁木齐一名优秀的社区干部。”顾海林如数家珍地介绍着麦热当江的成长:在浙江求学开拓眼界后,明确了方向;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后,他与同在长兴职教中心的同学古丽米热·吾买尔喜结连理,并于2018年考入水磨沟区振安街街道社区工作。“他们计划7月左右,带着孩子,趁毕业十周年回浙江故地重游,看望我们呢。”顾海林成就感十足。
随后几天,顾海林抵达阿克苏地区阿拉尔市。在秋收大道的一间写字楼,几名即将毕业的新疆籍学生代表及其家长,正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他们的到来。“这次邀请大家来,是想组织各位代表实地走访几家本地优质湖商企业。打通学校返疆毕业生就业‘最后一公里’。” 顾海林介绍,以往返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校方的难题。今年,学校已提前与多家在新疆发展势头良好的湖商企业建立联系。首批岗位即将陆续推出。
之后,顾海林穿梭于阿克苏地区的戈壁与无人区,一家家走访,了解情况。还来到湖州市对口援建的柯坪县,回访家住盖孜力乡的2023届毕业生。连日的奔波中,感动与思考交织。顾海林坚毅地说:“这不仅是简单的家访,更是将浙江的牵挂与新疆的期盼,在一次次叩门声中编织成网,让教育的温度横跨5000公里持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