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党勤
本报讯 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有一处黄沙堆场,长期露天堆放物料,运输黄沙的车辆从村里开过,会带来明显扬尘。近日,当地村民向《看见》栏目组记者反映,家里连门窗都不敢开。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9月9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堆场归属德清谊华能源有限公司,在占地约20亩的场地内,堆着大量黄沙和煤炭,只有少部分覆盖了密目网。现场作业时,没有开启喷淋装置,运输车辆没有冲洗就直接驶出。市生态环境局德清分局钟管中心所所长孙豪波告诉记者:“黄沙容易产生扬尘,应该进行覆盖,或者设立围挡;喷洒喷淋设施也需要开启。该堆场情况违反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
覆盖密目网、开启喷淋装置这类扬尘治理措施,操作难度其实并不大,为什么没有做到呢?德清县生态环境部门告诉记者,他们前期来检查时,没有发现村民反映的这些问题,扬尘防治归属地管理。
记者从洛舍镇政府了解到,早在2023年8月,该镇就向县里反馈过德清谊华能源公司问题的整改情况,其中明确场地密目网已覆盖到位,同时加强了日常扬尘监督管理。可是从记者蹲点3天的情况来看,这些责任显然都没有落实到位。洛舍镇副镇长卫俊解释说:“这是一个动态过程,有时候可能现场情况发生变化了,可能物料进出的时候会把密目网拿掉,没有及时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