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记者 邱瑭
“人在国外,要找到他都很难,更别说还钱了。多亏了移动微法院,把拖了两年的纠纷就地化解了。”近日,南浔法院依托“移动微法院”化解了一起被告因疫情被困国外的买卖合同纠纷。从联系上远在柬埔寨的被告到云端成功调解,前后不过一周时间。
老吴是南浔区练市镇一家地板厂的老板。2012年至2017年期间,从事木地板销售的郝某长期向老吴购买地板用于分销。2019年11月20日,经双方对账,郝某确认结欠老吴货款13万元,并出具欠条。
而此时,因资金链出现问题、债务堆积,国内生意难以为继,郝某萌生出国做生意的想法。经过考察,郝某将目标定在柬埔寨,并孤身前往。但谁也没想到,刚到柬埔寨,生意才有起色,因疫情形势也变得非常严峻,郝某也被困在国外。
近期,老吴经营的地板厂遇到了资金紧张、经济效益下降的困境,急需回笼资金渡过难关。为此,老吴翻出两年前的13万元欠条,想找郝某还钱,但是郝某人在国外,消息时有时无。能不能收回这13万元,老吴心里打鼓。
近日,南浔法院承办法官收到了老吴的上诉材料后发现,原告老吴无法提供被告郝某的联系方式,本案送达还是个大问题,跨国送达更是难上加难。但问题总要解决,承办法官通过被告郝某曾经留存的信息多番联系后,辗转找到了郝某的妻子洪某。洪某表示,对其丈夫之前的债务并不清楚,不想牵扯其中。
承办法官并没有就此放弃,多次与洪某沟通,并告知其风险及利弊,若郝某的债务得不到妥善处理,影响的是一家人未来的生活。洪某最终将郝某的联系方式告知承办法官。
当承办法官联系上被困国外已两年的郝某时,他表示对欠款金额没有异议,但目前收入有限,无法清偿债务,且因疫情影响短期内也无法回国处理。鉴于上述情况,承办法官指导双方当事人运用微信端“移动微法院”小程序,线上化解这起买卖合同纠纷。
日前,老吴和郝某以“移动微法院”视频方式第一次“面对面沟通”。在法官的调解下,双方自愿达成分期还款的调解协议,在线签署后,这起案件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