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当成关节炎 并发症可能找上门

医生:痛风可防可治,关键要控制好体内尿酸浓度
湖州晚报 2022年05月09日 张璐

扫一扫 查看更多内容

  H记者 张璐

  本报讯 36岁的年纪,痛风却已经10多年,而且还引起了肾结石,并出现痛风石的症状,这是怎么回事呢?

  “以前痛风的大多数是中年人,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痛风的毛病,除了遗传和外部环境因素,还有20%跟吃有关。”市第三人民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杨孝兵解释,这位36岁的痛风患者,最初就是“吃”出来的,年轻的时候在外面吃的比较多比较杂,体检查出来尿酸高也没当回事儿,觉得只要不痛也就没关系,直到现在出现了多种并发症,特别是肾结石、高血压等。

  杨医生介绍,大多数痛风患者都有这样的饮食习惯:喜欢吃海鲜、动物内脏等含高脂肪和高嘌呤的食物,经常性饮酒,大量摄入后又不运动,使得尿酸不能很好代谢出去,长此以往,尿酸升高,就可能引起痛风。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很多年轻人对于痛风的认知不够,同时基层误诊率也比较高。”他表示,痛风初期大多数人是在夜间出现大脚趾的红肿和疼痛,之后则可能是其他的关节肿痛。而初期的表现很容易被当成是感染性关节炎等误诊,然后使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或者止痛药来解决,而忽略了降尿酸,结果影响了后续的治疗。

  杨医生提到,痛风其实是可防可治的,最好的办法就要控制好体内尿酸浓度,比如在饮食上一定要吃对,海鲜、动物内脏、饮料和啤酒等各种酒类都要适可而止,多喝水。

  杨医生也特别提到一点,很多人误以为豆腐含嘌呤高,不能吃,其实不能吃的不是豆制品,而是各种新鲜的豆子,像最近这段时间上市的青豆,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就要浅尝辄止。

  “尿酸是通过肾脏代谢出去的,可以认为痛风是一种代谢类疾病,运动可以促进代谢进程,有助于加快尿酸的排出。”杨医生也提醒,对于确诊的痛风患者来说,运动还有助于降低体重、降低血脂、降低尿酸等,有助于痛风的治疗。不过运动时要量力而行,以免损伤关节。

  “所以最关键就是控制血尿酸,我们的目标是血尿酸控制在350umol/L以下,如果有肌酐升高或肾结石,血尿酸就要控制在300umol/L以下了。对痛风患者来说,尿酸的理想范围是180至350(300)umol/L。如果通过饮食控制或者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仍不能把尿酸控制在理想范围,那还是要到医院就诊。”杨医生表示,简而言之:管住嘴、迈开腿、降尿酸、多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