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见不平”就出手 “杯水不溢”显成效

我市完成42公里起伏不平道路改造

湖州晚报 2022年07月18日 徐震

扫一扫 查看更多内容

  H记者 徐震

  本报讯 “这条道路原先很颠簸,今年以来平坦多了。”位于吴兴区织里镇的中华路路段,是市民林先生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过去,中华路路面坑洼、起伏,打满“补丁”。如今,不仅路面平坦整洁,而且各种交通标识焕然一新,提升了包括林先生在内的广大司机的行驶体验。

  “中华路多年来‘缝缝补补’,但路况没有得到根治。今年我们对中华路1.32公里道路进行了换填宕渣路基,重铺了道路基层和沥青面层,彻底改善了路况。”吴兴区建设局城市管理科工作人员茅天聘介绍。

  在平时开车时,你有没有感觉到有些道路起伏不平?如今,这种现象在我市不断减少。今年以来,全市加大了城市道路设施长效管理力度,实施起伏不平道路整治工作,涉及道路长度42.6公里,目前已全部完成,提升了城市面貌,改善了城市环境。

  兴康路位于德清城区,长年受到大重量工程车碾压,路面破损、剥落严重。今年以来,当地通过加厚混凝土基层、提高混凝土强度和重铺路面沥青等方式,对兴康路1.9公里路段进行整体维修。整修后,道路平整通畅,加上严控车辆时速、禁止鸣笛等措施,车辆通行噪音和扬尘得到根治,得到周边居民好评。

  “我们还对路灯、架空管线同步进行了调整。”市建设局公用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在道路改造中进行了多杆合一智慧路灯建设,实现了集约化建设与管理,后期无需二次开挖增设杆件,节省了建设成本。同时,在架空线下地工程时,检查井统一设置于非机动车道,便于后期管线养护,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关注城市道路起伏不平等情况,推行‘一键交办,直达快响’工作模式,长效巩固专项整治成果,打造‘杯水不溢’的道路环境。”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