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患者撑起生命之“梁”

湖州晚报 2024年08月26日

  H记者 张璐

  本报讯 人体共有206块骨头,他们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骨架,它就像支撑起房子的梁柱,是我们的生命之梁。在湖州市中心医院,就有这样一支骨科团队,他们为患者“撑腰”,专挑“硬骨头”,被称为骨骼健康的“保护神和修复大师”。

  “医生,这一个多月我感觉已经很习惯了,他们都不太相信,我这踝关节里还有黑科技……”8月23日上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诊室里,来复诊的陈女士和骨科副主任李建有讲述自己的恢复情况。

  一个月前,她接受了市中心医院通过3D打印技术开展的踝关节置换手术。

  陈女士告诉记者,2年前开始她就一直被踝关节的疼痛所困扰,慢慢地行动也开始受限制了。有个亲戚来看她的时候说起,以前也有这毛病,后来是在中心医院做了踝关节置换手术,建议她也来看看。

  “不过陈女士的情况更严重一些,是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的距骨坏死,整个距骨形状都看不出来了。如果使用常规的人工踝关节假体植入会非常困难,而且预后效果也不一定好。”李建有说。根据陈女士的情况,李建有团队和大骨科主任李雄峰进行了交流,之后又和浙二医院骨科团队会诊讨论后,决定利用3D打印技术,模拟并打印出和陈女士关节匹配的踝关节假体,再做假体植入。术前,他们还利用3D技术多次模拟了手术全程,确保万无一失。最后只花了1个多小时,整台手术就顺利完成了。

  “3D打印技术的运用,首要是看患者的适应症。对患者来说,假体的匹配度更高、更精准,恢复也更好。”该院大骨科主任李雄峰介绍,医院作为浙江省限制性医疗技术——人工关节置换培训基地,每年髋、膝关节置换的手术量在600余例,占湖州地区关节置换手术总量的50%左右,同时还开展了肩、肘、踝等多个部位的关节置换手术,以及髋膝人工关节术后感染或松动翻修等高难度的关节翻修手术。目前已经能开展所有大关节的关节镜手术和脊柱内镜手术。

  除了积极把新技术、新业务应用到临床上,市中心医院大骨科更注重全方面的发展。

  作为湖州地区最早提出并实施骨科亚专科化建设的学科,他们已经组建了多元化的综合骨科专业团队以及骨科护理团队——以脊柱外科为领头,关节运动医学为特色,创伤骨科为基础,足踝外科、小儿骨科、显微外科、慢性创面与修复重建专科、骨软组织肿瘤专科、骨质疏松专科为分支,实现了多条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