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记者 俞黎新 忻媛 王艳琦
这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带着基层党员的托付,带着全市百姓的期盼,党代表们来了。
且听他们如何说新责任、新期待。
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市党代表顾艳
(安吉县昌硕街道云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顾艳是一名来自基层社区的党代表,从事社区工作20多年,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市党代会,她很激动。
作为一名在基层参与社会治理的党务工作者,顾艳对这次党代会关于社会治理方面的激励良策很期待。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在顾艳看来,一个地区发展的成效,最终的裁判员是老百姓。要让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需要更多人携手共进。
这些年,顾艳积极回应社区居民需求,做好社区监管和社区治理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努力为广大群众打造更加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
她希望,湖州打造品质之城,要朝着营造“美”、体现“智”、注重“暖”的方向去努力,打造“党建可感”“管理无感”“治理有感”的社会环境。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市党代表姚强英
(南浔交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姚强英是一名来自地方国企的党代表,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市党代会,这让她深受鼓舞,倍感自豪。
姚强英说,过去的五年,她见证并参与了我市交通路网的快速建设。其间,南浔交投集团圆满完成了湖山大道、三高连接线、南浔大桥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建设,同时参与谋划并推进了沪苏湖高铁、苏台高速、南浔隧道等重要的交通路网,这既大大方便了居民出行,也有力助推了交通发展。
新征程带来新希望,新目标指引新方向。作为地方国企的一员,姚强英表示,她将强化责任担当,奋发有为,在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上有作为,在奋力推进共同富裕上有贡献。
她希望,要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坚决打好项目建设和产业经营组合拳,持续提高地方国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湖州加快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带领更多年轻人为制造业添砖加瓦
市党代表郑书剑
(浙江中德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任)
郑书剑是来自企业党支部一名党代表,从事制造行业已是第16个年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市党代会,他觉得很激动也很荣幸,但他更多的是希望在此次大会中认真学习、领会大会精神并落实贯彻到今后的工作中。
由于现在新业态的盛行以及择业观的转变,不少年轻人不愿从事制造行业。为此,郑书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加入这个行业,同时,自己也将在专业技能上带头尽好传帮带的职责,带领更多的年轻人一起为制造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一起搭乘共同富裕的列车,驶向更光明的未来。
“这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不断迭代升级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对企业开源节流、高质量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我时刻给自己敲响警钟,提醒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他说,现在确定的共同富裕的目标,给职工提供了不断前行的动力。凭借这股东风,今后他将更加努力奋斗,刻苦钻研,发挥好一名党代表的作用。
打造具有湖州辨识度的“红色”律师队伍
市党代表周吴红
(浙江浙杭(长兴)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
做经济发展的服务者、做法治建设的促进者、做和谐稳定的维护者……在周吴红心中,作为一名党员律师的职责可不简单。
“作为一名律师,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我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党代会,深感责任重大。”周吴红说,当前我市各行各业都在高质量赶超发展,所以期盼我市律师行业能实现同步协调发展。
作为一名律师行业的党代表,周吴红时刻在思考湖州律师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价值,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他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律师队伍,完善更优的顶层设计,优化律师的执业环境,也期盼我市律师行业能够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投身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践,为助力共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非免疫规划疫苗望能医保个账当年资金支付
市党代表沈建勇
(市疾控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防控中,新冠疫苗的接种成了建立全民免疫屏障、阻断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名疾控人,沈建勇深知,接种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当前,我国的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他说,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对免疫规划疫苗的重要补充,自愿接种。但这并不是说非免疫规划疫苗就不重要,就不需要接种。
根据当前医保政策,医保个人账户中历年结余资金可用于支付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费用。沈建勇表示,但由于肺炎、带状疱疹、宫颈癌等疫苗目前价格相对较高,加重了受种对象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历年结余资金不多的受种对象,不利于非免疫规划疫苗推广使用。
他希望,医保政策可以加大对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支持力度,允许医保个人账户当年资金用于支付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费用,减轻群众负担。
文旅融合激发小西街活力
市党代表许丽萍
(吴兴区朝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
作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省级文化创意街区,湖城小西街临水而建,有着千年历史,是湖州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老街区之一。同时,在“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的保护性改造下,小西街正逐步成为兼具经济活力与文化风情的一张文旅名片。
许丽萍对小西街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她希望,能进一步激活小西街发展动能,推动小西街业态再优化、经济再提升。
“建议整合平台资源,建立市级多部门参与的联盟协同机制,将文化旅游、文物保护、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同时,聚焦丰富业态,打造活力引擎,推动建设小西街文创街区城市地标,通过综合市区两级文旅品牌、属地街道‘游在朝阳’品牌等,提升打造子项IP,奏响夜宴、夜游、夜购、夜演为主的月光经济四部曲,助推街区经济能级再提升。”她表示,可以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历史自信,加大对中心城市老字号、博物馆、非遗馆、文创市集的统一形象打造与推广,进一步讲好人与城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