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十一”买买买需要注意啥

这份消费警示请收好
扫一扫 查看更多内容

  H记者 张翔

  本报讯 随着“双十一”的临近,喜欢买买买的市民想必购物车里已经装满了心仪的商品。昨晚,“双十一”第一波消费高潮汹涌而来,不少市民忙着付款。不过从往年的情况来看,商品质量不过关、价格欺诈、虚假优惠促销等问题,常常也是网购投诉的“重灾区”。“双十一”买买买需要注意啥?昨天,市消保委发布“双十一”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

  “去年‘双十一’,我在一直播间里抢购了一款羽绒服,宣传预付定金享商品最低价,然而不久后发现,直接买反而更便宜。退货更是一波三折,先要付尾款再退款,而退款时,商家表示已经发货了,需要退货才能退款,最终折腾了好几天才完成退货。”虽然没有上当,但是对市民潘玲玲来说,去年的一段经历,让她今年在网购的时候格外留心。

  对此,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提醒,今年“双十一”已经开启第一波预付定金活动,定金可不可退需要消费者看清《预售协议》,不要为了抢货直接同意协议,了解清楚是否适合自己再决定付款。同时多多咨询客服,注意识别到手价、尾款价、预售价等页面提示,明确满减、领券、红包等使用规则,避免落入价格陷阱。

  在选购过程中,消保委建议消费者要做好消费预算,明确合理需求。要整理自家物品,盘点存货,明确真实需求。哪些品类可在促销中适当囤货,哪些采购只能随买随用不可重复浪费,都要明了清晰。再罗列购物清单,研究“双十一”攻略,争取最大力度的优惠。切勿因为五花八门的宣传页面或者卖货主播的话术吸引而冲动消费,造成剁手一时爽,事后难收场的局面。

  同时,消费者要重视购买渠道,选择可靠平台。当前除了传统电商平台开展“双十一”活动外,不少短视频平台也异军突起,消费者要货比三家,选择值得信任、售后完整的商家、主播,不要在平台外点击购物链接,注意保护资金安全。

  下单之后,消费者要保留购物凭证,以备维权之需。如果在门店购物注意保存消费凭证,如果在网购平台要注意保留聊天记录、订单信息、相关促销页面,以备日后出现纠纷时有充足的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及时联系商家、平台协商处理,协商不成请及时拨打12345或12315进行举报、投诉,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此外,为了给市民网购保驾护航,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双十一”网络交易集中监测监管,重点关注属地平台内经营户“点亮”(亮证、亮照、亮规则)情况,一旦发现存在不规范经营行为将依法进行查处,进一步规范网络经营行为,保障网络放心消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社区
   第04版:法治
   第05版:码上湖州
   第06版:漫评
   第07版:博览
   第08版:广告
   第09版:彩票
   第10版:理财
   第11版:公益
   第12版:湖图
湖州市区餐厨垃圾分类“红黑榜”
本周继续多晴好天 后期有一股弱冷空气影响
“双十一”买买买需要注意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