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湖州康山街道石泉桥村明代邵南夫妇合葬墓里,出土男女服饰共计43件。种类有袍、袄、裤、披风、帖里、褡护、帽、鞋、袜、巾、眉勤、帕、被、寝单、枕顶、铭旌、绶带等,真实完整地展现了明代上层官员及家眷的礼仪性服饰及日常穿着。
其中出土的女子服饰有花卉昆虫纹缎交领大袖衫、长安竹杂宝纹绸女裙、松竹梅缎面绣花底女鞋,另有缝制素缎袜一双。此组女子服饰搭配为明代流行的上袄下裙的经典款式。袄为交领大袖衫,裙为三对三侧褶女裙。交领衫整体用缎面,纹饰素雅,饰桃花、荷花、菊花等四季花卉及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纹样,间以单犀角、宝珠、银锭、如意头等杂宝纹。斜襟处为花卉亮地纱,其上织有梅花、菊花,工艺较为复杂。女裙为绸面,左右腰侧各有一组三三对褶,饰长安竹杂宝纹,纹样主体为长安竹,方胜、银锭两种杂宝点缀,相邻行单元二二错排。女鞋,鞋后部有舌,鞋底长18.5厘米。松竹梅纹样缎面,饰有倒三针线迹。鞋面的鞋头处为花卉纹绸,鞋底面料为素缎上绣花,鞋底内里为平纹绢。整套服饰纹饰素雅,面料柔软,作为日常穿搭非常舒适。
明朝时期是我国丝织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明万历《湖州府志》序:“湖州蚕丝被天下”,可见湖丝在当时的地位非同一般。丝织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丝织技术的显著提高。此墓出土的面料有各种缎纹组织的花素面料、绸、纱、绢、绉,广泛运用妆花、织金、刺绣的装饰手法,装饰技艺繁复精致,可谓明代浙江技艺水平的缩影。
记者 姚玲利 整理
文中素材由湖州市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