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湖州源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梓萱
我叫朱梓萱,是一名“95后”,每天和湖羊打交道。2019年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我在杭州做了2年物流工作。
2021 年,我做了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 —— 回湖州老家当羊倌。
为什么要跨界养羊?
因为我的家乡湖州是湖羊的主要发源地,千年养殖历史让这里产业兴旺。看准湖羊产业前景,加上家人支持,我一头扎进了数字化养殖领域。
一开始面对活羊的时候,我甚至都不敢伸手碰一下。后来,我每天在羊圈里转悠,渐渐和羊群“熟了起来”。现在,给羊打耳标、打针、喂食都不在话下。
“入行”后,我发现传统养殖模式十分吃力且不讨好,养殖全靠人工,效率低、误差大、成本高。于是,我果断引进物联网技术,装上传感器、购入新设备。
现在的羊舍智能化了:当有害气体超标的时候,卷膜风机会自动换气;当羊粪堆积,传送带会立刻清理。每只羊都有专属的“身份证”,生长数据、三代以内的家谱信息全录入电脑,用大数据科学配对繁育,效率比人工高太多,而且能繁殖出最优质的小羊。
这些年的努力也得到了认可,去年,我很荣幸获得了“浙江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称号。这份荣誉于我而言,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我琢磨着,怎么才能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养殖湖羊需要大量秸秆作为饲料,这恰好是村里种田大户的“闲置资源”;农场产生的羊粪,又是种植户们需要的优质有机肥。一个村内循环经济圈就这么盘活了。我们推进秸秆全量化利用,年回收周边农户、玉米等秸秆约2000吨,带动216户农户增收约40万元。
如今,随着农场不断扩大,我们招收了7名农户,他们每月都有45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打心底里高兴。
湖羊在湖州历史悠久,也是湖州的一张金名片。接下来,我打算开辟试验田、建研学基地,把湖羊产业和文旅结合,通过打造产业融合的未来农场,助力湖羊产业更好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从城市白领到 “数据羊倌”,这条路有苦有甜。我走过的每一步,既充满挑战,又满是收获。未来,我将继续在这片热爱的土地上,用科技与汗水,书写属于新农人的故事。
(见习记者 王涵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