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过后,严寒已去,气温回升,万物生长渐趋茂盛,人体的功能活动也转而加强。在此时应顺应时节养生,做到慎起居、避风寒、调饮食、适运动等。
穿衣:下厚上薄
春季多风,头、面部、颈部容易受风,这也是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眩晕等在春季多发的主要原因。建议出门时戴丝巾或薄帽,以避免风寒邪气侵袭。 运动:内外调和
春季运动也宜内外调和。日间气温比较适宜,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能够改善心肺功能,增加细胞携氧能力,改善脏腑代谢功能。可以选择骑车、慢跑、散步、瑜伽、跳绳、羽毛球等运动。户外运动尽量选择在上午太阳完全升起到下午落日之前。
清晨和傍晚应尽量选择室内活动,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动作建议以舒张伸展为主。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患者,建议适当活动、量力而行,切忌脊柱弯曲幅度过大或过猛。
饮食:寒热均衡
在饮食上应力求中和,保持寒热均衡,切忌大寒大热。
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湿气也逐渐加重,平日饮食可以选择一些有助健脾除湿的食物。如薏米、扁豆等能够利水除湿,有利于驱除体内湿气,促进水液代谢。煮粥的时候可放少量茯苓、黄芪、山药,可起到益气固表、健脾除湿的作用。此外,可泡一些玫瑰花、菊花等花茶,芳香开散,舒畅气机。
情绪:宣泄有度
由于脏腑功能逐渐活跃,加上气候多变,人体的内环境也会随之变化,情绪波动比较大。此时要特别关注自己的情绪,找到合理的方式宣泄、抒发情感,及时调整心态,调神养气。
在保持心境开朗的时候,注意保持情绪平衡,情绪既要发泄,也要有节制,不能一发而不可收拾。
据《浙江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