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也是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今年是我市自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后三年一次的复评之年,复评迎检“集结号”再次吹响。
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作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排头兵,主动靠前、担当履职,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打造精细化管理标杆城市”为目标,全力做好文明城市复评工作,努力确保不失分、得高分。
加强整治 在破解痛点难点问题上下狠功夫
漫步湖城,一股蓬勃生长、向上向善的新风扑面而来:这座位于太湖南畔的千年菰城,在新时代下尽显城市文明,深受市民眷顾,其背后离不开一群群活跃街头的来自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的执法人员。
对犬类管理工作,全市开展新一轮犬类规范管理专项整治,完成犬只免疫91057只,信息登记87389只,查处不文明养犬行为2360起,全市开展疯犬伤人事件快速处置演练19次,进一步健全犬类扰民应急处置机制;对违法建设问题,组织开展房地产项目销售样板房专项执法检查,健全执法+物业信息反馈联动机制,将违建管控的重点环节从事后处罚转变为事前预防,从政府主导转变为政社多元治理,今年以来,共拆除违法建设121万平方米……
今年以来,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深入实施市委“深化‘三服务’,奋战五个年”活动,充分发挥综合行政执法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扎根一线、精准整治,通过对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倾情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全力助推“两山”转化、项目攻坚、开放合作、基层治理、决胜全面小康取得扎实成效,以“绣花”功夫绣绘城、镇全新蓝图。
“我们也刚开店不久,这里附近都是工地,人员复杂,以前门口弄得乱糟糟的,看着也堵心。”湖城祥生郡悦小区一家临街商户老板对记者说,“还好经常有执法人员到店里来提醒和指导我们怎么做好门前三包工作,现在我们都知道门口的绿化和卫生要维护好,更不能乱堆放、乱搭建,影响市容。”有规矩才成方圆,城市环境就能持续向好。经过基层执法中队加大整治,车辆乱停放、店外随意堆放货物等现象得到有效改善,干净整洁的便道显现出来,宽阔平坦,井然有序。
根据我市大气污染防治相关部署,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持续深化工程车“三化”管理,全域全覆盖成果持续巩固。“目前全市共有‘三化’车辆2560辆、专用停车场96个,今年以来,我们已立案查处违法行为917起,有效打击了工程车辆违法行为。”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针对部分地区存在的“停车乱”现象,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研究制订了《湖州市中心城区停车管理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方案》,按照“规范有序、各行其道、朝向一致、文明停车”的要求,城警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着力解决“停车乱”问题,共劝导机动车4972辆、处罚10502辆,劝导“三小车”2023辆、处罚1361 辆,劝离“僵尸车”69辆、清理33辆,逐步实现停车秩序景观化。
城市环境要美好,治理污水同样重要。自5月19日上午湖州市商贸集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长兴县林城镇召开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作为牵头单位,严格落实会议精神和要求,至今已检查餐饮、洗车、美容美发等单位7597家,立案查处40起,督促办理排水许可证306家。
压实责任 在落实任务实现目标上下实功夫
文明工作,一分布置,九分落实。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部署之日,就是复评进入实战之时。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作为湖州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迎检攻坚战的中坚力量,如何攻坚克难?综合行政执法人把健全责任化落实体系作为破局利刃,强化统筹、分解任务、落实责任、考核督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各项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搭好天线,接好地线,疏通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的责任经络,城市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对此,我市多次组织精细化管理专项督查,持续强化各级城管办的高位协调、统筹指挥作用,下发《关于调整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制度的通知》,将100个路长单位、职能部门及各区县纳入城管委成员单位,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上下对应、沟通顺畅、执行高效的工作架构。
“食堂的油烟净化设备每天都要正常使用,记得至少每3个月定期清洗一次设备,清洗的时候要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既安全又到位……”近日,吴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湖东中队分队长褚毓带队,来到二里桥路爱家曦霖樾工地生活区食堂,开展餐饮油烟检查。“这里一共有3个标段,设置了3个规范化食堂,上个月在我们网格员的指导下安装了油烟净化设备,今天是检查设备使用情况。”褚毓说,“街道里像这样的‘绿色食堂’还有4家,近期我们会加强巡查,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湖东街道工地食堂餐饮油烟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网格化管理机制的深入推进。近年来,系统内积极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执法平台建设,有效实现了执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目前,全市74个乡镇(街道)、重点开发区(园区)全部设立了派驻中队,共派驻综合行政执法人员366名、协管人员2567名,实现中队派驻全覆盖。同时,994个属地网格责任得到进一步压实,做到定人定岗定责。
据悉,今年以来,第三方平台共发现问题39205个,按期结案率99.50%;城管办巡查抽检发现问题7154个,对市政设施破损、市容环境管理不规范、车辆乱停放、环卫保洁不到位、绿化管养不到位、小区内管理不到位、建筑工地管理不达标等群众反映突出的八大类问题,进行交办督办2168个,整改率100%;开展“美丽城镇”长效管理暗访抽检,发现问题740个,整改率达100%。
为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每月初在《湖州日报》、湖州发布等市级新闻传媒平台,公示中心城市19个镇(街道、功能区)、路长单位、小区物业的考核结果情况,各区县每月对辖区内所有集镇进行“普查式”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在当地主要媒体进行公示,有效压实了各方责任。
健全机制 在巩固长效管理工作上下真功夫
“门口的过滤池里水已经满溢了,要及时处理”“工地里的道路也要保持干净,这两天就冲洗一下”“生活垃圾还没有做到精准分类,今天就要整改”……今年4月,吴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住建、交通、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执法检查人员,走进位于该区东部新城的丝绸小镇配套美食城建筑工地项目,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活动。“一步到位”式的检查方式,让项目负责人眼前一亮。“以前都是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分开来检查,我们经常忙着迎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生产秩序,但现在‘综合查一次’,对我们来说省事多了。”该负责人说。
探索建立“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落实“1+5+X”的综合执法协作配合体系,是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深化健全管理机制的一个缩影。“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该局以创建精细化管理“标杆城市”为抓手,主动拉高标杆、严格标准,通过不断巩固“门前三包”、路长制、网格化、城管义工等长效管理机制,全力构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以机制保障常态长效。
“您好,我们是城管小义工,这是垃圾分类宣传册,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请做好垃圾分类。”在菰城驿站(织里站),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来自漾西小学的学生。上街入户宣传垃圾分类小知识、严格检查分类情况,经过培训,如今这些城管小义工已经成为城市管理最好的小帮手了。“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激发孩子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真正做到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以此加强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促进有效实施垃圾分类。”吴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自2018年12月18日我市首次招募城管义工以来,该模式就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如今,社会各界参与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招募城管义工1.2万名,开展主题活动2114次,一个“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多元共治、共享成果”的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打铁还需自身硬。今年以来,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高度重视执法队伍建设,坚持以党建带团建,持续推进“支部建在中队”党建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推进“菰城驿站”等综合执法服务载体建设,使之成为执法队员的“加油站”和市民的“服务站”;实施“红色联盟”建设,促进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的新时代党建工作新格局……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充分调动起全员热情,综合行政执法人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危机感和责任感,狠抓工作落实,城、镇精细化管理全域提升行动推进速度明显加快。
尽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最后的冲刺还在继续。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将以归零的心态、翻篇的姿态,对照任务标准和清单,全力以赴奋战到底,坚决打赢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迎检攻坚战。
湖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