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王豆豆
本报讯 4月20日早上,记者走进安吉县递铺街道阳光社区兰庭公馆,只见小区环境干净整洁,看不见垃圾桶的踪影,物业右侧尽头处一间带有竹乡特色的智慧垃圾房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居民许女士正在投放垃圾,对准电子屏幕扫脸,按下按钮,将垃圾分类投放。电子屏上显示,许女士共投放垃圾49次,累积环保币108个。“原先小区设有80余个垃圾桶,每天生活垃圾量在14桶左右,推行智慧垃圾分类后,大家有了分类意识,垃圾量减少了一半。环保币可以用来兑换生活实用品。”兰庭公馆物业经理黄永霞介绍说。据悉,该小区被评为2020年省垃圾分类高标准示范小区。
智慧垃圾房的使用要从2019年底递铺街道议政员张爱丽的一份议案说起。如何让垃圾分类工作真正落实到辖区的每家每户,让居民乐于垃圾分类,养成良好习惯,张爱丽做了很多功课。她了解到杭州一家公司自主研发了系列可移动、除臭的“环保型智慧垃圾房(箱)”,获得多项国家授权专利和权威检测部门的认可。于是她积极向街道提出智慧垃圾房试点议案,得到街道的大力支持。“阳光社区属于城市社区,有13个住宅小区,1.6万居住人口,干垃圾由‘安吉虎哥’上门回收,其余垃圾通过智慧垃圾房进行细分。”张爱丽说,经过一年多的宣传与实践,目前13个住宅小区都已设置智慧垃圾房。
递铺街道不断涌现着人大力量助“分一分”落实处的事例。温兴元是县人大代表,也是该街道长乐社区党总支书记,垃圾分类同样是他关心的议题。长乐社区属于城乡接合部,本地人口2700余人,外来人口1万余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大,管理难度大。“2019年长乐社区投资建立了餐厨垃圾处理房,日处理量为1000千克,但实际每天只收到150千克厨余垃圾。”温兴元介绍说,辖区内的人大代表、议政员组成垃圾分类宣传小组,长期进行入户宣传,安排专员专车上门回收垃圾。目前该社区餐厨垃圾处理房每天处理600千克左右,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增强。
“截至目前,街道城市小区智慧垃圾房布点已实现全覆盖,站点建设完成25个。我们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议政员力量,助力《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根据村(社)实际情况与特色,通过代表监督、提出建设性议案、入户宣传等形式助推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安吉县人大递铺街道工委主任熊国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