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浔经济开发区打造社会治理联动工作站

“一网”兜起大小事

  记者  张斌 

  本报讯  “这边的纠纷有点难处理,请求协助!”近日,南浔经济开发区(东迁街道)浔北片区网格员小沈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一起纠纷较为棘手,通过执法记录仪反映情况后,浔北片区社会治理联动工作站常务副站长卢祖辉马上分配附近人员“支援”。

  原来,浔北村的老朱骑电瓶车和保洁车发生剐擦,双方僵持不下。收到“支援”请求后没多久,东迁街道司法所所长沈宁和东迁街道交警中队中队长杨惠民就到达现场。沈宁和杨惠民将他们拉到一边调解,并确定了赔偿事宜、付款时间,纠纷在半小时内成功化解。

  这是南浔经济开发区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次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南浔经济开发区(东迁街道)针对浔北片区内“企业多、外来人口多、征地拆迁多、群众诉求多、矛盾纠纷多”等实际情况,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精心打造南浔社会治理联动工作站(浔北片区)。该工作站创新运用“三聚三化”数字赋能,聚焦防控体系、聚力排摸查处、聚效多维联动,筑牢数字化防线、织密数字化管控、实现数字化治理,助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民心工程,需要大家同向发力。”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南浔经济开发区进一步拓宽数据来源的“路子”,打通部门间的数据端口,以数据共享为契机分步推进跨部门协同监管,构建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用系统大数据挖出问题“根子”。

  同时,南浔经济开发区以乡贤为纽带,推进网络化治理,开发区英雄村按自然村分布划分为8个网格,由各属地乡贤认领,在网格内收集问题及时解决。该村第一网格的一家住户总在房前屋后堆放杂物,村干部几次上门劝说都吃了闭门羹。“你说哪一家不配合,我去劝!”联系第一网格的乡贤姚晓林听说了这事,当天就上门劝说。当过村干部,又是调解能手,姚晓林一出马,就把人说服了,住户答应立刻清理,不再堆放。

  今年以来,南浔经济开发区有效直接处理日常纠纷1000余起,信访案件16件,系统受理处置矛盾调解440件,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处理在基层”。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版
   第08版:区县
人社部门换位体验打通服务堵点
南浔“青动力”赋能党史学习教育
突出实践性 为民办好事
廉政科技建设力抓防控举措
田间地头访廉情
“四级联谈”筑牢应急管理防腐堤坝
“一网”兜起大小事
亲子运动 陪伴成长
“品字标”创建助稻虾米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