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义务教育跨越:从农村落后到优质均衡

爱山小学新校门 (资料图片)

  义务教育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1985年5月,中共中央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次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九年制义务教育”成为法定义务。自此,湖州市开始全面实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有县区于1996年通过省政府“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2003年所有乡镇实现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湖州自古被誉为“文化之邦”,“崇文重教”的传统由来已久。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湖州地区基础教育落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据1982年统计,湖州、嘉兴10个县市的人口中,12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占了总人口的27.81%,大大超过全国(不包括港澳台)23.5%的比例,湖州市(县级市)文盲、半文盲更是超过了30%。对此,人民日报社的两位记者专门走访了湖州、长兴、德清、安吉4个县市的30多所学校,并在1983年1月11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嘉兴地区农村教育为何落后?》的报道,不仅直面了“‘文化之邦’文盲多”“这里最差的房子是学校”等具体问题,而且指出了落后的根本原因——“各级领导还严重地存在轻视教育的错误思想”。

  面对落后了的农村教育和新闻媒体的批评,人们开始清醒并深刻反省,要求加强基础教育的呼声日益升高。1983年8月撤地建市后,新的湖州市委、市政府一开始工作,就专门听取了全市教育工作情况的汇报,对今后五年的中小学教育、师范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设想进行了讨论,对亟待解决的学校危房、校舍不足、教学设备差等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与措施。1984年3月,市委、市政府又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教育事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并从上半年开始,开展普及初等教育检查工作,及时解决一些急难问题。经过年底时组织验收,城区、郊区和德清县率先达到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要求,由省政府颁发了浙江省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至1985年底时,安吉、长兴两县通过了省普及初等教育验收。

  与此同时,全市开展了分级办学的改革。在郊区苕南乡和安吉山川、皈山、梅溪乡等先行试点的基础上,1985年3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宣布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实行分级办学的决定,并下发了《湖州市教育事业分级管理实施意见》。这一改革举措适应经济建设需要,从体制上解决了教育完全由国家包下来而又包不下的弊端,更好地调动了县区、乡镇、村及各种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是年,全市各乡镇和个人教育集资达到808.1万元,城镇集资180.37万元,其中用于修建校舍595.24万元,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果。

  初等教育的普及和分级办学的实施,迅速改变了湖州基础教育落后的面貌。按照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市人大审议通过《湖州市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划》(简称《规划》),提出用7年时间分期分批实施的方案。按照《规划》,市区6个街道、6个县区属镇和2个乡,从1986年开始率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城区在1988年前实施,郊区、德清在1990年前实施,安吉改革开放初的爱山小学、长兴在1992年前实施;计划从1989年开始小学学制改为六年制,全市统一实行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制”。《规划》还明确,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县区,要进一步做好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和实行分级管理的工作,乡镇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1988年8月,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针对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经费和师资问题,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教育费附加征收和解决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的具体办法措施,尤其在师资培训上,要求“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所有中小学教师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学历。”经过各级的努力,至1990年,全市已有121个乡镇(街道)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78.1%,其中市区47个乡镇6个街道全部实行。是年,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巩固率100.1%;小学升初中比例为92%,初中巩固率96.5%;小学在校学生19.44万人,初中在校学生5.97万人。

  1993年,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简称《纲要》),确定了20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湖州市全面贯彻《纲要》精神,加大改革力度,优化教育结构,理顺教育体制,取得明显成效。1995年12月,省政府批准,湖州市区与德清、安吉两县通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双基”验收。次年10月,长兴县通过“双基”评估验收。至此,湖州全市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并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反映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各项主要指标均达到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甩掉了基础教育落后的“帽子”。

  在此基础上,全市又进入了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1997年12月,市区轧村、练市、莫蓉、千金,德清县钟管、武康、城关,长兴县雉城、煤山,安吉县孝丰10个乡镇,成为全市首批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乡镇。至2003年,全市所有乡镇全部实现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其中58个成为省级教育强乡镇。

  2011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市开始实施《湖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高九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水平,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以后,湖州市坚持把提升质量作为主旋律,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至2020年,全市共有各类学校509所,在校生47.15万人。其中初中86所、小学131所,在校生分别为7.42万人、18.07万人。义务教育段入学率、巩固率及完成率均保持100%。学前教育入园率达99.5%。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党建
   第06版:民生
   第07版:长三角
   第08版:法治
义务教育跨越:从农村落后到优质均衡
蚕茧大战:茧丝绸一体化改革
“中国小莱茵河”:长湖申线湖州段航道全线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