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湖申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骨干航道,西起长兴县小浦镇,经湖州入江苏省,至上海市接黄浦江到苏州河口,全长225.4千米。其中湖州境内段78.4千米,是湖州连接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水上大动脉,是市域内一条真正的“黄金水道”。
湖州经济的发展,历来与长湖申线休戚相关。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间,各级党委、政府多次拓浚改造航道,但因“上面给多少钱、下面办多少事”的计划模式,长湖申线的通航能力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航段淤塞严重,许多堤岸塌损陷落,经常堵航的“瓶颈”越来越多。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这条繁忙的水上运输线更加不堪重负,湖州市河及三济桥等处每年阻塞船队近千个。当时有位航道专家曾在南浔建设桥上画了6个小时的“正”字,计算后发现平均每分钟通过船只竟多达3.8艘。“无船无瘪、无桥无疤”,湖州人以此来形容长湖申航道的窘况。
长湖申航道淤塞严重,堵航事故不断,引起了省、市乃至中央领导的关注。尤其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对长湖申线航道改善工程作了重要批示。于是,在1984年,国家有关部委经过前期调研,出台了关于京杭运河南段和长湖申线整治设想。次年7月,交通部会同长江航务管理局和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有关专家69人,对长湖申线航道进行了为期11天的考察,在综合各方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航运与水资源综合利用”“近期实施与远期规划”“国家投资与地方集资”三个相结合为指导思想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1985年11月,湖州市政府成立了长湖申线改建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并在市航管处设立了专门的改建办公室。至此,湖州长湖申航道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和交通部的批复,即“湖州以上近期六级、远期五级标准,湖州以下近期五级、远期四级,跨航建筑物按远期标准建设”的要求,开始了由部分航段到全线改造的大规模建设。
在1986年至1990年的“七五”计划期间,长湖申航道的改造重点围绕“卡脖子”航段进行。其中南浔市河改善工程于1986年4月开工建设,1988年10月完工,按五级标准改善航道2.34千米,总投资654万元。湖州市河改线工程于1987年8月开工,1990年10月完工,新开2.4公里航道,新建300吨船闸、防洪闸和城东大桥等多项工程,总投资2436万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市委、市政府又先后对长兴吕山至湖州城西霅水桥段、市区3个市河瓶颈航段、长兴杨湾至吕山段进行了改造,使长湖申线近期改造建设目标全部完成。
在重点航段改造工程基本完成之后,1995年12月,长湖申线湖州段航道获准实施全线改造。其中,长兴小浦至霅水桥30.56千米按五级航道标准改造,霅水桥至南浔段44.68千米按四级航道标准改造。在全线开工建设后,各施工段从1998年起陆续完工,并在2000年至2002年间分段通过了验收。最终于2002年10月、2003年12月分别通过了湖州市区段和长兴段的竣工验收,实际改造航道76.56千米,开挖土方463.2万立方米,新建护岸39.14千米,新建改建跨航桥梁15座,征用土地1086亩,拆迁房屋7.34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2.16亿元。
这次全线改造工程实施后,湖州境内的长湖申线航运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其中,小浦镇湾桥至霅水桥31.84千米,航道尺度基本达到五级航道标准;霅水桥至南浔44.72千米,基本达到四级航道标准。随之,长湖申线湖州段航道的货物流量也大大增加,2001年通过量4002万吨,2004年增至6795万吨,2005年达到7437万吨,主要为煤炭、水泥、木材、非金属矿石、矿建材料和成品油等,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为湖州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长湖申线航道大规模全线改造提升,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2000年以后,随着货物流量的迅猛增长,堵航事故依然频发。其中湖州段2003年出现堵航事故31次,累计堵航时间长达2232小时。为此,在2004年9月,交通部出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级航道网规划》(简称《规划》),明确长湖申线为长三角地区“两纵六横”高等级航道网中23条骨干航道之一,规划为三级航道。根据交通部的《规划》要求,长湖申线湖州段高等级航道工程于2008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改造扩建航道77.7千米。至2013年,历经5年时间,总投资18.59亿元的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改造后,小浦合溪至帅家村15.1千米达到四级航道标准,帅家村至南浔航段60千米和帅家村至长兴铁水中转港支线2.6千米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另外,还新建护岸124.3千米、修复护岸14.8千米,开挖土方880万立方米,新建改建跨航桥梁24座、水闸2座,新建服务区3处、锚泊处3处,同时配套建设航道标志、绿化等,共征地3639亩,拆迁房屋16万平方米。经过此次全线改造,长湖申线湖州段基本达到高等级航道的标准,通航船舶500至1000吨,大大提升了航运能力。
2017年后,长湖申线航道西延工程又动工建设。该工程起于安吉县递铺街道阳光坝,终至湖州船闸,航道全长66.34千米,其中安吉阳光坝至长兴港口水文站段按天然四级航道标准建设,长兴港口水文站至湖州船闸按限制性三级航道标准建设,总投资21亿多元。长湖申线西延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湖州西部地区的通航条件,改变了安吉县无高等级航道的状况,成为全市发展“海河联运”,促进临港经济发展,实现内河水运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湖州市还大力推进“水运生态”建设,争创“绿色航道”示范,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航道建设、养护、管理的各个环节,使长湖申线成为湖州境内的一条“美丽航道”,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小莱茵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