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邵鼎
本报讯 “现在村里有些田里已经出现福寿螺了,大家在自家稻田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护,定期清理和撒药,防止庄稼受损。”日前在南浔区石淙镇石淙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正在向村民分发防治福寿螺的宣传册。随着福寿螺进入繁殖高峰期,石淙镇开启了福寿螺治理专项行动,通过全面的防治工作守护好每一片稻田河湖。
据了解,福寿螺原产中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繁殖力极强,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对水稻、莲、茭白、芋头、荸荠、菱角、芡实、蕹菜等水生作物危害甚大,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福寿螺还是疾病和寄生虫的载体,烹饪方法不当,生食或未熟透食用,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每年5月到11月是福寿螺的繁殖高峰期,我们镇在全区率先开展福寿螺集中整治行动,通过开展地毯式排查对全镇107条河道进行了一次福寿螺专项督查。”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农田水系、城乡结合区块等重灾水域,该镇目前已采取人工捡螺、铲除螺卵、集中捣毁、深埋处理的方式,对河道的福寿螺进行了一次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镇累计清理成螺200余公斤,铲除卵块(簇)千余个,有效抑制了福寿螺的生态危害。
为确保常态化福寿螺治理,该镇还大力发动村、社区加强福寿螺治理宣传,提高老百姓的生态保护意识,鼓励群众加入全镇治螺队伍。镇农技人员还指导各村在灌溉渠入口、稻田进水口等处安装阻隔网,防止福寿螺随水进入田间,通过清理渠道和水沟低洼积水、清除淤泥和杂草等孳生场所等措施,降低福寿螺的密度。
利用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喜爱食螺的习性,该镇还在相对宽阔的河道、池塘放养一定比例的青鱼,以此来有效抑制福寿螺的繁殖,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整治周期较长,下一步该镇将把福寿螺治理作为河道保洁一项重要工作长期抓、重点抓,目前已成立整治小组,分小组开展区域不定期清理,确保长效治螺不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