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范国锋 通讯员 范露露
本报讯 每周二上午,在龙山街道龙山社区仅4平方米左右的“一邻而居”小木屋内,坐班志愿者一边听着电话那头反映着事情,一边做着详细记录。
为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该社区启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管理模式,依托“一邻而居”服务项目,邀请和治理事会成员实行每周坐班机制,通过接案汇总,多方对接,逐一处理的方式,真正实现居民事无小事。半年来,该社区的新交付小区逐渐增加,但今年1至6月12345投诉件数据却呈逐月递减态势。
香缇花园小区居民陈婧近日在龙山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计生窗口”,只用了一部手机就完成了“再生育审批”事项办理。而前些年为“大宝”出生,她花了一星期跑社区、街道、银行,才陆续办好这些手续。让“陈婧”们办事如此顺利的,就是一个“浙里办”APP。
“汪阿姨,上次听您儿子来电话咨询办理老年公交卡的事,怕您出门不方便,我今天来帮您办理。”办证员胡永梅在御龙湾小区走访时,带着居民的诉求上门,通过“浙里办”APP,上传相关办证资料,很快后台就受理了,7个工作日内办结,直接邮寄到居民家中。
一部手机跑小区,既实现了“无纸办证”,又提升了办事效率。“最多跑一次”从理念化为实践、由承诺化为现实,惠及每一名群众、每一户家庭,“云”窗口移动办事,助力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
该社区立足“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出“微”办理举措,推动问题迅速解决。去年8月,龙山雅苑联盟党支部率先创设三级微信群。每位楼长负责联系一个楼道,在本楼幢建立楼群微信群,起到信息上传下达的作用,同时,楼长将收集的信息发至苑长群,由苑长向业委会反馈,由业委会按事件分类,分工督促物业公司做好整改方案。“通过微信群的管理,有些生活上的小麻烦也有人帮忙一起解决,对社区发布的消息也能及时了解。现在的龙山雅苑越来越有家的味道。”业主吴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