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木屋里“集”事 一部手机“跑”办

  记者  范国锋  通讯员  范露露

  本报讯  每周二上午,在龙山街道龙山社区仅4平方米左右的“一邻而居”小木屋内,坐班志愿者一边听着电话那头反映着事情,一边做着详细记录。

  为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该社区启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管理模式,依托“一邻而居”服务项目,邀请和治理事会成员实行每周坐班机制,通过接案汇总,多方对接,逐一处理的方式,真正实现居民事无小事。半年来,该社区的新交付小区逐渐增加,但今年1至6月12345投诉件数据却呈逐月递减态势。

  香缇花园小区居民陈婧近日在龙山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计生窗口”,只用了一部手机就完成了“再生育审批”事项办理。而前些年为“大宝”出生,她花了一星期跑社区、街道、银行,才陆续办好这些手续。让“陈婧”们办事如此顺利的,就是一个“浙里办”APP。

  “汪阿姨,上次听您儿子来电话咨询办理老年公交卡的事,怕您出门不方便,我今天来帮您办理。”办证员胡永梅在御龙湾小区走访时,带着居民的诉求上门,通过“浙里办”APP,上传相关办证资料,很快后台就受理了,7个工作日内办结,直接邮寄到居民家中。

  一部手机跑小区,既实现了“无纸办证”,又提升了办事效率。“最多跑一次”从理念化为实践、由承诺化为现实,惠及每一名群众、每一户家庭,“云”窗口移动办事,助力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

  该社区立足“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出“微”办理举措,推动问题迅速解决。去年8月,龙山雅苑联盟党支部率先创设三级微信群。每位楼长负责联系一个楼道,在本楼幢建立楼群微信群,起到信息上传下达的作用,同时,楼长将收集的信息发至苑长群,由苑长向业委会反馈,由业委会按事件分类,分工督促物业公司做好整改方案。“通过微信群的管理,有些生活上的小麻烦也有人帮忙一起解决,对社区发布的消息也能及时了解。现在的龙山雅苑越来越有家的味道。”业主吴先生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民生
   第06版:热线
   第07版:副刊
   第08版:区县
武义小伙长兴啃创业“大蟹”
垃圾分类成习惯 村颜美洁很耐看
治防工地扬尘 满目蓝天白云
牛!他们曾是奥运冠军的队医
“互动小站”成便民“驿站”
“卡”防输入
“乡村复兴”少年宫 农家孩子有“暑”托
一木屋里“集”事 一部手机“跑”办
村村联建 扮靓乡村
新旧电杆转换“空对地” 供电桥梁施工“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