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北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在我市成功实施

守好心脏射血的第一个门户

  记者 王炜丽

  本报讯 8月25日,术后第四天,76岁的市民王先生便从市中心医院出院了。4天前,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专家的指导下,为其进行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手术成功且术后恢复良好。“这一技术难度高,手术操作复杂,手术风险高,加上高标准的要求,国内只有少数医院才可开展。此次手术成功,填补了浙北地区该项技术的空白。”该医院有关负责人说。

  “主动脉瓣就像心脏左心室连接主动脉之间的一个门,由三个瓣叶组成,控制血液的回与流。正常人当心脏左心室向主动脉射血时,三个瓣叶同时开放,血液从心室射出到大血管,供全身营养。当左心室停止射血时,三个瓣叶接合紧密,防止血液反流回左心室,等待再次射血。”该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程震锋说,所以,它是心脏射血的第一个门户,紧密防守着左心室及主动脉内的血液。

  据介绍,老年性退变是主动脉瓣狭窄的第一病因,随着社会老龄化,主动脉瓣狭窄病人越来越多,且后果较为严重,可导致晕厥甚至猝死,有些还会引起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

  “以往,主动脉瓣重度狭窄这类疾病以外科换瓣为主,是一个大手术。”程震锋介绍,王先生已年过七旬,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脑卒中等疾病。综合这些因素评估,外科手术风险高,因此,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实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与外科手术相比,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是微创介入,创伤小、恢复快,能明显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下转A02版)   (上接第1版)

  针对这一技术的定位难点,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评估。术前,心脏团队专门用模拟器进行了反复演练,还进行了多学科团队会诊,专家经过充分的病情分析和讨论,对手术制定了应急预案。最终,随着一块大小约为3平方厘米的人工瓣的置入覆盖,王先生心脏上的这扇“守护门”又重新启动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分红跟着指数走 福利按着考评定~~~
九家企业入围首批国家重点支持名单~~~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
~~~太湖退捕禁捕后,长兴半数渔民转产种植业
我市精准服务重点行业提前碳达峰~~~
~~~
浙北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在我市成功实施~~~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题
精神富有,最美的共富图景
德清以幸福指数推动共治共享
我市聚焦专精特新培育“小巨人”国家队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乡村旅游热
“浪里白条”上岸显身手
政企“一朵云”上碳管理
校园消杀 迎接开学
守好心脏射血的第一个门户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