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企“一朵云”上碳管理

  记者 陆晓芬

  本报讯 凭借四星级绿色工厂和“碳效码”一级,我市一家驱动科技有限公司近日顺利在中国银行湖州分行申请到了“碳惠贷”融资700万元,为后续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据中国银行湖州分行工作人员介绍,该行已入驻新能源云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将企业“碳效码”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因素纳入授信全流程,引导信贷关键资源向绿色低碳方向倾斜。

  在我市,企业能耗用码称重,碳排越低,授信越高。今年以来,国网湖州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在国内首创“碳效码”,通过数字化产品赋能,为政府精准分析、科学决策提供数字化手段。同时,依托国网新能源云,上线“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重点推出了“碳效码”“碳惠易”“碳惠贷”三大应用场景,推动企业、行业、区县的碳排放大数据“上云”,通过以电网为纽带的“政府—企业”用户导向应用服务,渗透引导湖州能源、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对政府部门来说,各类碳数据需要动态关联共享,实现数据资源的标准化、即时化。对企业而言,需要一个了解所在地区、领域、行业碳信息的窗口,健全的碳普惠平台机制也可以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的活力。”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能源云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对支撑新能源行业管理、服务社会公众、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作用都十分重要。目前,市发改、经信、生态环境等政府部门,中国银行湖州分行、湖州美欣达等企业都已“搭载”新能源云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进行碳管理。 

  (下转A02版)   (上接第1版)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湖州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湖州分行都已经展开融入“碳效码”元素的创新信贷模式,累计为41家企业争取绿色金融贷款。新能源云碳中和支撑平台作用下,我市3700多家规上企业的30余种用能和产值数据全部录入“碳效码”测评系统得以精准赋码,实现规上企业“碳效码”全覆盖,绿色工厂提质升星企业223家,工业领域共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59个。预计全年可推动单位产值碳排放量下降3%以上,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题
家园支部托起幸福生活
全市铺就943公里绿道
低碳骑行 共护绿色
稳粮增效 助农增收
安吉灵峰:文明接力 传递“舌尖节俭”
新安法下月起施行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连续三年获优秀
农药罐罐该去哪里?
政企“一朵云”上碳管理
守好心脏射血的第一个门户
德清以幸福指数推动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