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共富图景中嵌美“乡村拼图”

——就率先打造湖州“无差别城乡”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中校

  记者  郑嵇平

  围绕率先打造湖州“无差别城乡”的话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中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缩小城乡差距领域首批试点推进组办公室设在该局。

  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率先打造湖州“无差别城乡”,我市编制了《湖州市共同富裕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缩小城乡差距领域)》,提出要打赢富民增收、全域美丽、品质生活、双向流通和数字变革五场先行战。杨中校认为,行动计划为打造湖州“无差别城乡”亮出了清晰路径。“我们要通过打赢这五场战役,缩小五类差距,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而在这场共富‘大场景’的构筑中,乡村是不可或缺的‘拼图’。”

  富民增收先行战中,我市提出要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杨中校看来,要打赢这场战役,构建城乡融合的产业发展新体系尤为重要,“我们将培育现代种养、乡土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八业千亿’乡村产业体系,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的农业全产业链,用美丽经济的新业态激活农民的增收密码。”

  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实现“三美同步”的城乡环境协调发展是全域美丽先行战的“终极目标”。为缩小城乡高品质宜居环境差距,我市将组团发展未来乡村。“我们将每年建设10个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打造组团式未来乡村。”杨中校介绍,“安吉鲁家”“长兴八都岕”和吴兴“滨湖六村”等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将在全市因地制宜推广。

  品质生活先行战肩负着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重任,双向流通先行战则致力于缩小城乡发展要素配置的差距。就如何开展农村承包地、农村宅基地和农业“标准地”三地联动改革的问题,杨中校称,根据行动计划,我市鼓励社会资本、城市居民等各类市场经营主体通过转包、租赁、入股等方式取得承包地经营权,将加大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放力度;在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盘活利用;还将完善农业“标准地”政策、操作和支撑体系,简化审批流程,强化用途监管。

  “要缩小城乡数智进程差距,加速数字乡村迭代升级势在必行。”杨中校表示,为打赢数字变革先行战,我市将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将在农业生产环节深度应用,数字农业工厂和数字农业园区也将在湖州加快建设。”他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热线
   第07版:专题
   第08版:区县
“两美”创建百日攻坚推进会再作部署
在共富图景中嵌美“乡村拼图”
绿映乡村路
“民建助你上大学”捐赠仪式举行
我市多措并举扶残助残奔共富
安吉成为省推进地质 灾害风险隐患双控试点
又一水稻新品种实现成果转化
德清制造业掀“智改风暴”
破难前行 唯有创新
“无废街区”精细管理
省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信访举报渠道公开
绣花功夫扮靓“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