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年“省”下一个老虎潭水库

南浔长效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记者  李华  通讯员  项天琪 

  本报讯  日前,放水员许武初像往常一样来到南浔区善琏镇平乐村泵机在线监控系统大屏前,轻点鼠标,查看墙里、杨家埭等机埠的灌水排水情况。屏幕左侧的另一张大屏上,各个机埠、各片农田的实时监控清晰可见。“最近经常下雨,排涝比较多,你看,只要我这里一点排涝按钮,农田里多余的水就排到外河了。”

  “省时省力更省水”,是许武初最深的感受。2017年,南浔被确定为浙江省第二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后,平乐村率先行动,铺设17千米的低压管道,每隔15至20米安装一个阀门,一改以往“U形盘”一灌到底的模式,实现精准低压管道灌溉全覆盖。同时,配套3套超声波流量计,完成机埠自动化控制、灌溉智能决策、用水实时监测、数据集中展示等,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场景化、可视化,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从试点起步推向长效管理,并创建成为全国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

  先进的节水灌溉装备,不仅为农户带来便利和高收益,还有效减少了农药的面源污染,提升了农村河道生态环境。该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顾小平算了一笔账:目前,全村亩均节水20%左右,节约灌溉用水总量44.2万立方米,减排氨氮30%(约82.4千克)、总氮10%(约96.1千克)、COD20%(约3755.3千克),节水减排效益显著;提水节电10%,全村节约成本约3.5万元,成本总体下降10.2%。

  数字化进程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蝶变跃升,平乐村不是个例。目前,南浔区肩负改革任务的179个行政村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基础,实现用水组织全覆盖,基本形成具有南浔特色的“水稻种植节水增产、经济作物节水增效、水产养殖节水减排”模式。据统计,近三年累计农业灌溉节水13%,约1.17亿立方米,相当于“省”下了一个老虎潭水库,灌溉费用下降10%至15%。

  “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日常管理、机埠操作、用水监测预警等数字赋能,是我们继续深化农业水价改革的发展方向。”南浔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全面升级改革,创新管护模式,实施数字赋能,以打造“标准化机埠2.0版”为重点,建设一批可观可赏可研学的景观机埠;以平乐村、双林镇箍桶兜村等国家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为样板,打造一批管水高效、运维到位的基层用水组织,走出一条节约型、资源性、生态型水利发展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强调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年以来全市已处置企业619家,盘活土地万余亩
~~~
~~~南浔长效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政府主导 专家把关 社会参与~~~
~~~
~~~
~~~吴兴数字化改革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深度
   第06版:副刊
   第07版:时评
   第08版:法治
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
聚力低效企业出清 加速工业“腾笼换鸟”
要闻导读
三年“省”下一个老虎潭水库
出口订单多 企业生产忙
安吉创新模式激活“沉睡”文物资源
前8月进出口增速全省第一
柯坪致富带头人来湖“取经”
万物智联赋能产业迭代升级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