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烦“薪”事解决了

  通讯员  宋豪亮  记者  李华

  “太感谢你们了,十年了,终于拿到自己的辛苦钱了。”12月2日上午,拿到工钱的老胥激动地握着调解员陈平新的手,一个劲地道谢。至此,64人的漫漫讨薪路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事情要追溯到2010年,南浔区某装修设计公司因经营不善,长期拖欠人工费和材料费。到2019年,该公司倒闭,负责人张某也走上外出躲债之路。在多次讨要无果后,老胥等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官司赢了,却因为张某名下无财产而无法执行判决,案件陷入了僵局。数年血汗钱变成一纸欠条,老胥等人踏上了“讨薪路”。

  今年9月底,无计可施的老胥等人来到了东迁街道浔北社会治理联动工作站寻求帮助。“十几年了,他陆陆续续还了一部分钱给我,却始终没有结清。这里面有我们几十个工人的血汗钱。”老胥向陈平新诉苦。

  了解相关情况后,陈平新上门来到张某家,父亲老张表示愿意将老家改造提升分得的100多万元用来帮儿子还债,希望工作站帮助调解。随后,陈平新联系上了张某,经过多天的沟通和近一个月的名单整理,核对后发现该案涉及人数达64人,涉及金额高达195万元。

  该案件牵涉面广,涉及人数多且金额大,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工作站随即会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院、派出所等多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商讨调解方案。随后,工作人员一对一与债权人析法明理,逐渐建立起信任关系。在人民法院等司法单位的见证下,所有债权人均同意按一定比例拿回欠款,并放弃继续追还债务的诉求,老张与债权人签订了人民调解申请书。这场“揪薪”的债务拉锯战终于落下了帷幕。“这下总算是可以安安心心回家过年了。”刚领到钱的老潘对着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该案件的成功处置体现了南浔区基层治理新模式的高效能。据了解,该模式通过多维联动归集整合各方治理力量,依托公安、综合执法、司法等职能部门,吸纳辖区内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工会、乡贤等社会团体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工作。

  为加快打造全域“无欠薪”示范区,南浔区对欠薪信访专窗、12345劳动投诉等案件统一归集到“绿色通道”,以《转办单》的形式指派给各责任主体,避免了权责不清带来的推诿、拖沓问题;通过全程动态监管,对在建工程项目全面推行务工人员实名制管理、按月足额支付等六项制度;开发上线根治欠薪预警管理系统,以数字赋能监控预警企业工资支付隐患,对“欠薪苗头”早介入早处理。今年1至11月,全区共受理欠薪线索3469件,派发处置工单1231个,帮助5049名劳动者追发工资11014.23万元,欠薪线索总量同比下降9.8%。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近20万户居民迎来“安全礼包”
绿富田里谋新业
湖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
图片新闻
我市举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十年烦“薪”事解决了
长兴投运全省首套低压分布式光伏柔性控制设备
扬尘污染问题整改浮于表面
“爱心专岗,真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