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震
体验时间:2021年12月8日上午
体验地点:吴兴区月河街道浮星桥社区
上午8时,吴兴区月河街道浮星桥社区人力社保专管员宋源刚到居委会,就给社区居民李伟慧打了个电话:“给你找了个工作,来看看。”
趁着空隙,她找出了《社区人力社保服务资料台账》。近100页的台账,她不到5秒钟就翻出了李伟慧的档案:“女,28岁,丽水人,失业一个多月,3天前联系社区请求帮忙介绍工作。”我不禁感叹记录的完善和服务的及时。
不到20分钟,门口传来了焦急的喊声:“宋姐,啥工作呀?”是李伟慧来了。宋源一把搂住她胳膊:“培训机构的前台,就在小区附近,按照你的需求找的。”
李伟慧和宋源认识已经一年有余。一年前,李伟慧大学毕业留湖工作,刚住进社区不久,宋源就来探访了。“问了我工作情况,说有啥就业难题可以直接打给她,她包介绍。”李伟慧说,前段时间她失业了,就打电话给了宋源。
就业量身定制?我仔细打量了下浮星桥社区居委会,办公大厅占地面积不到50平方米,但是功能齐全,单设“人社服务”柜台,电子屏幕实时更新社区就业情况,一张办公桌干净整洁。
“这是社区的爱心专岗结对企业,我们去过好几次,工作环境不错。我现在给对方打个视频,你看看对方的条件。”
视频接通,对方是企业负责人熊廷路。我凑近听了下:“双休加上缴纳五险一金,试用期工资2800元,转正后待遇还会增加。”熊廷路也听了李伟慧的个人情况,邀请她下周三到公司当面谈一下。
“和我期望的差不多,而且有社区牵线,我更放心了。”离开时,李伟慧说道。
宋源告诉我,今年社区重点就业帮扶人员有28名,在社区和结对企业的帮助下有25人已经找到工作了,目前社区就业率达到98.69%。
记者手记:
就业是社会的“定心丸”。在我市,低就业能力残疾人、低保家庭、低保边缘户、低收入农户“四低”群体以及离校未就业大学生等重点就业帮扶人员依然有不少。让这些人群乘上“乐业湖州”班车,顺利到站,是民心所向。
如何帮助他们找到工作?社区与辖区企业“联谊”,无疑是一条好的路径。企业推出需求的岗位和提供给“四低”群体的爱心专岗,社区干部动态排摸、架好桥梁,重点就业帮扶人员找对门、进对企,真正实现三方共赢。
现实确实如此。工作落实后,我在浮星桥社区居委会看到了三种笑容:宋源欣慰地笑了,李伟慧安心地笑了,熊廷路高兴地笑了。
缩小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让失业群体更少些、低收入群体更富些、中等收入群体更多些,正是“乐业湖州”班车驶向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