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邵鼎
本报讯 记者从市银保监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金融服务改革,着力护航民生工程建设,全方位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目前,全市已成功引导辖内法人银行机构加快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签订“双保”协议,制定全年“双保”信贷投放目标,推广“见贷即保”批量业务合作模式。截至9月末,辖内银行业应急“双保”信贷余额18.76亿元,实现较年初超过100%大幅增长,有效提升了放贷速率。
针对个体工商户,我市个性化地提供符合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服务,持续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特点,根据个体工商户日常经营模式和资金流动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如“无还本续贷(保单)业务”“掌柜贷”等,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与个体工商户需求匹配度。通过启动“一机构一品牌”建设活动,指导辖内中小商业银行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金融支持,深入推进减费让利,多措并举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如泰隆银行湖州分行打造“乡村振兴人人可贷”品牌,金融服务覆盖“三农”,支持农民创业实现共同富裕。目前已授信2870户、授信金额4.09亿元。
为让便民利民落到实处,我市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行政许可审批办理、“好差评”等系统在湖落地,推动受理、审查并决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同时继续简化金融服务流程和证明事项,增强群众和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和便利度。目前,全市银行业保险业已取消证明清单54项。
实行银行信贷+不动产抵押登记“一网办”。按照任务定义进行事项分解,不动产登记机构与金融机构签订服务协议,通过“一窗云平台”与省金融综合服务业平台“总对总”系统对接。企业和群众在银行办理贷款时可同时提交不动产抵押登记申请,不动产登记机构在线审核通过后即发送抵押登记电子证明,实现不动产登记窗口“零次跑、无纸化”。截至11月末,通过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全市累计办理抵押类登记 163964 件,全力保障了企业和群众融资便利化需求。
保障消费者权益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点领域,今年,我市进一步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将银行保险机构和监管部门收到投诉事项或复杂疑难纠纷,在尊重消费者意愿的前提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优先导入区县调解中心予以化解。市银保监局联合市公安局推进打击保险诈骗数据化实战试点和大数据反欺诈专项工作,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打击保险欺诈工作质效,推动保险公司提升精准服务水平。截至9月,依托平台排查可疑线索,市银保监局协助公安打掉涉保诈骗团伙1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9人,摧毁窝点10个,涉案价值511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