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均衡新模式带来优质新体验

南浔区公办中小学教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

  记者  李华  通讯员  姚淑芬

  本报讯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近日,在“浙江省示范小学”湖州市南浔区双林庆同小学教室里,语文老师谢晨思正在给605班学生讲述《故宫博物院》。同一时间,双林镇罗开富小学601班的学生通过远程视频共享课程。

  一块屏幕改变课堂、改变教育教学的故事,搭上“优教共享”共富班车,通过“互联网+义务教育”上演。近年来,南浔区基于教学技术现代化,全面推进城乡教共体建设,扩大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实现以强带弱、优质均衡、共同发展,打造“学在南浔”的金名片。截至目前,该区公办中小学教共体建设已实现全覆盖。

  在“同步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提问、发言、师生互动等,学校之间都能实时、同步进行。新颖的授课方式,让孩子们看得见、听得着,有声有色中调动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谢老师上课很有趣,我上课都积极举手回答了好几次提问。”罗开富小学601班学生姚淳熙说,回去后她按照老师课上教的方式,在“数字故宫”小程序上实现了“故宫一日游”。

  “教共体”共同发展,关键依靠什么?只有教师们愿意去、留得住、教得好,才能真正推动乡村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任教第23年,南浔区浔溪中学的科学老师施月飞走上了新岗位,到新居民子女学校——育才中学担任科学教师。从南浔“名校”到农村小学,施月飞针对育才中学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她说,“上岗”不到4个月,成果颇丰,已经有点不想走了。

  同样收获喜人的,还有家长。“我们文化程度不高,平时忙着上班,照顾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现在好了,城里名师下乡来,孩子读书更起劲,我们当家长的心里也踏实了。”701班学生赵东军的爸爸开心地说,原本比较内向的孩子,现在回家后还主动分享起了当天的校园趣事儿,比以前自信了不少。

  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托底工程,是满足市民基本需要的民生工程,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基础工程。南浔区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通过创新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等举措,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让学生都能搭乘上驶向共同富裕的“优教共享”班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公布2021年度控烟暗访结果~~~
~~~南浔区公办中小学教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
~~~
~~~
~~~
~~~
~~~
办结执行案件6000余件 结案标的额近14亿元~~~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湖州老干部时报
   第06版:专题
   第08版:园地
湖州控烟工作位居全省第一
均衡新模式带来优质新体验
“红色加油站”暖人心 服务群众零距离
湖州海关查获一批禁止进口固体废物
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再结硕果
奋楫笃行谱华章
智能垃圾分类进商区
吴兴法院刚柔并济推进执行工作
本周低温模式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