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农合联平台精准服务春耕备耕

  记者  陈颖

  本报讯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大忙时节,农资储备至关重要。为此,我市供销部门积极组织农资企业创新服务形式、优化货物调度、畅通供应渠道,促进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位于南浔区练市镇东兴路的湖州益农农资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化肥仓库门前,一辆卡车近日在装载复合化肥,准备给当地的种粮大户送货上门。“这几天出货量大,我每天都在数字农合联平台上查阅数据,及时补货。近半个月补了化肥近2000吨、农药近100吨、农膜40吨。”该公司总经理严玉良告诉记者,他们共有连锁门店51家,目前储备化肥5000吨、农药500吨、农膜100吨左右,确保春耕期间农资货足价稳。

  在吴兴区环渚街道湖州维农农资连锁经营有限公司配送中心,公司总经理吴伟平这段时间也总是在电脑前不停查阅出入货情况,确保把各类农资准时送到田间地头。自今年1月份以来,该公司各类农资已累计出货3000多吨。

  今年以来,市供销社充分运用数字农合联平台,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推动“肥药双控”落地见效,精准服务春耕备耕。据了解,该平台可实现对农资产品采购、销售、出入库、财务、追溯等环节进行实时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有效推动流程管理的规范化和运营效率的再提升。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已储备化肥2.3万吨、农药750吨、农膜230吨。

  农资数字化转型让服务变得更有力。“我们打造‘田保姆’数字化为农服务品牌,服务覆盖代管代种、农技指导、检测诊断、金融保险、测土配方等环节。”市供销社经济发展部范旻介绍,数字农合联平台上线不到一年,专家已在线解答咨询10026条,累计培训超过1万人次,把手机变成了“新农具”、数据变成了“新农资”、直播变成了“新农活”。

  据了解,数字农合联平台还能精准检测土壤指标,制定农作物种植方案,并定制化、个性化提供数字配肥服务,帮助农户获得最佳种植方案指导。据预计,今年化肥用量将会减少10%,真正实现减肥增效,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版
   第05版:图说
   第06版:金融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送餐小哥“新座驾”
疾风骤雨见真章
安全温暖“避风港”
全天在线“知心人”
当好防疫“守门员”
数字农合联平台精准服务春耕备耕
莫干山高新区掀项目“双进”新高潮
培训机构一次性收费有了明确规定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