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字上再发力 打造全域幸福河湖

我市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河湖长制

  记者  徐  虹

  本报讯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联席(扩大)会议上获悉,我市正式建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是河湖长制工作机构的重大调整。”市水利局介绍,今年是河湖长制再出发的开局之年,我市将开展履职提效、建设提标、监管提能、水质提升、数字提智和宣传提劲六大行动,把工作重点放在河湖的全面治理和管理上来,主要通过强化水域岸线管控、水资源节约保护、水生态修复和智慧河湖建设等十大方面来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

  作为全国河长制的发源地,我市将健全“一河一策”编审机制,全面理顺河湖长体系,精简优化市、县级河湖长,实施联片管理,对县级以下河流、湖泊按照行政区划逐级设置乡、村级河湖长,每条河流、每段河道都要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人,确保“每个水体都有人管”。

  据介绍,我市今年将实施30公里河湖缓冲带建设,建成“水下森林”18个以上;新改建污水管网90公里、雨水管网50公里;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90座,改造153座,实现既有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出水达标率78%以上,推动全市河湖面貌全面提升。在此基础上,加快幸福河湖建设,完成老虎潭水库下游河道、泗安塘流域、西苕溪流域、合溪流域等16个项目、135公里河道治理,完成环湖大堤生态修复带建设,创建省级美丽河湖12条、水美乡镇11个,率先打造全域幸福河湖。

  强化水域岸线、水资源管控,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探索“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场景下的水域执法监管模式。强化农业、工业、生活各领域节水增效,今年将完成节水型灌区建设1700亩,规模养殖场改造3个,省级节水型企业25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80家,确保农业、工业、生活用水量下降率持续走在全省前列,让河湖功能持续发挥、资源永续利用。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综合发力、系统治理,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并落实断面采水区域视频监控和24小时巡查制度,完成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加强河湖监测体系建设,全力打造“河长一件事”,实现“河长分布一图展示、河长履职一屏监管、河湖问题一贯到底”,不断提升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图解
   第06版:金融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2022年市区中考招生有变化
全市民政工作会议昨召开
“提”字上再发力 打造全域幸福河湖
知识产权保护再添“智囊”
珍爱地球 守护家园
14个旅游驿站喜进“首批”
“鱼韵桑影”桑基鱼塘开园
100天腾出土地520亩
我市为货运司机(船员)推出十条服务举措
以“近水”之优 成“得月”之势
实干争先 进位赶超 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