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首批知识产权特设“共享法庭”启用

  记者  陆晓芬  通讯员  董佳璐  周辰晨 

  本报讯  全市首批13个知识产权特设“共享法庭”近日同步启用。“近三年,我市知识产权民事、刑事案件逐年递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为热点。此次特设是根据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维权重点,比如德清民宿、南浔建材、长兴新能源等产业集中地,方便群众就近投诉维权。”市中级人民法院称。

  据悉,知识产权特设“共享法庭”设在原有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站里,根据辖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服务需求现状,不增编、不建房,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每一个知识产权特设“共享法庭”配备1名庭务主任、1名联系法官、1名联系行政执法人员,搭建起“1+1+1”组织体系,还可以根据情况,相应增加联系行政执法人员。另外,每个服务站建成联络协调、资源调配、信息整合和诉讼服务的网络节点,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和保护网络体系。

  为最大限度发挥“共享法庭”基层治理的支点作用,突出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运行,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了《知识产权特设“共享法庭”运行规程(试行)》,赋予知识产权特设“共享法庭”公共服务、纠纷调解、诉讼服务、快速维权服务、法治宣传培训、跨域司法协作、特色产业服务、企业海外维权应对指导和服务等九大职能。

  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中“举证难”“周期长”“赔偿数额低”等难点堵点问题,知识产权特设“共享法庭”可以依托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改革,借助数字化手段,把知识产权保护协同系统运用到“共享法庭”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各职能部门的协同和信息共享,形成“人民法院主推、行政机关支持、行业协会配合”的知识产权解纠大格局。

  “下一步,全市法院系统将积极推动知识产权特设‘共享法庭’实质化运行,把13家服务站打造成服务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沿阵地,助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护航共同富裕。”市中级人民法院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专版
   第06版:金融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全市首批知识产权特设“共享法庭”启用
我市昨起执行人工关节集采价格
新大钱水闸“呼之欲出”
市委巡察工作特邀 咨询专家聘任会召开
清风拂校园 廉意沁人心
南太湖新区新添六大顶尖实验平台
让气象服务跑出“加速度”
踏浪前行的网络安全卫士
立夏时节农事忙
用科技守护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