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两家医院昨实施CCM植入术

让心衰患者重获“心”生

  记者  张璐  忻媛

  本报讯  昨天上午8时,68岁的高先生在市中心医院手术室顺利植入了CCM(心脏收缩力调节器)。当天下午,在市第一人民医院里,67岁的卢女士也接受了同样的手术。“这意味着,我市有两家市级医院成为全国首批CCM植入单位,这不仅是我市在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方面新的突破,对于部分心衰患者来说,也是一次重获‘心’生的机会。”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病人数量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升高。

  (下转A02版)   (上接第1版)

  当天上午接受手术的高先生已经反复胸闷气促10余年,上个月,他的胸闷症状再发,活动后尤其明显,伴有乏力腹胀等情况,此前通过当地医院心超等辅助检查,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为进一步治疗,他找到了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卢孔杰专家门诊就诊。

  “基于患者的实际病情,我们与患者本人、家属等充分沟通后,最终决定进行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植入术。术前我们完善了相关检查,包括心脏三维斑点追踪显像及心脏磁共振,对患者心脏结构及植入导线的位点有了全方位的评估。”卢孔杰介绍,这个调节器是一个类似于心脏起搏器的小机器,它通过两根起搏电极连接到右心室间隔部,通过心肌绝对不应期的电刺激增强心脏收缩力,泵出更多的血液,改善心脏功能,延长病人寿命,堪称“黑科技”。

  卢女士的手术则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柳元化医疗组团队顺利完成。她患有心肌病多年,之前在标准药物治疗下,胸闷、心悸、气促的症状仍然反复发作。近半年来病情加重,轻微活动就胸闷、喘气,夜间不能平卧睡觉,已多次住院。

  “国内目前治疗心衰的主要手段还是药物治疗,但随着患者年龄增大及病情发展,常常会出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无效的情况,CCM疗法填补了当前国内慢性心衰器械治疗领域的空白。”柳元化介绍,随着上市后临床应用的推广,CCM适应症仍会不断更新和完善,有望让更多的心衰患者获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产业矩阵练好内功~~~
~~~德清“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助力社会治理
项目园丁护花有道~~~
~~~
李上葵在南浔调研时强调~~~
长三角点单、南太湖上菜,这条产业链未来可期~~~
我市两家医院昨实施CCM植入术~~~
~~~湖州青年云上参观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版
   第05版:民生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区县
   第08版:长三角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我市项目“双进双产”激发工业活力
全科式体检 一站式执法
安吉扩大有效投资做大“产业版图”
“汽车人”,集合!
以奔跑赶超状态 推动政协工作争先创优
南浔加快打造长三角中央厨房
让心衰患者重获“心”生
追寻红色印记 激扬青春力量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