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家风“加”出社会文明新风尚

  记者  李伟红 

  本报讯  “我们来练习‘百善孝为先’中的‘孝’字。相传汉代有一个叫蔡顺的人,他在采桑葚的时候,把甜的特地挑出来留给母亲吃……”近日,南浔区善琏学校的书法课上,老师徐俊杰正一边教习毛笔书法,一边讲述教学内容背后的家风故事。把家风家训融入每周一次的特色书法课,是善琏学校践行“浙江有礼·湖州典范”市域文明新实践的一项有效举措,以书法承家训、用墨宝传家风,在孩子心中播撒下崇德向善的种子。“父母从小教育我要做一个大方谦让的人。”六年级学生姚毅宣在纸上写下了她的家风家训“方寸之心纳百川,让人三尺又何妨”。

  “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好的家风家训,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善琏学校副校长沈小康说,通过学家风、写家风、展家风这些形式,有效把“亲有礼”融入了班风校风,从而引导学生书写好“人生第一笔”。

  传承好家风、相亲又相爱是“浙风十礼”之“亲有礼”的内在涵义。当前,“浙江有礼·湖州典范”市域文明新实践正在全市上下如火如荼开展中。作为“中国湖笔之都”,善琏镇依托自身区域文化优势,通过“最美家风+”活动进家庭、进校园、进乡村等举措,让“亲有礼”成为当地文明实践最鲜明的标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走进善琏镇窑里村,琅琅书声不时传来。这是村里定期举办的“浙江有礼—亲有礼”传颂体验活动。“我们通过举办诵读经典、练习汉字等活动,以及打造‘父亲的菜园·母亲的家’家风特色品牌、每年评选30户文明家庭等举措,让好家风代代相传。”窑里村驻村第一书记邹海明说,良好的家风带动民风和乡风,让邻里关系更加和睦、村里氛围更加和谐。

  好家风润物细无声。近年来,南浔区通过整体规划、点线串联、多方融合等方式,让好家风“加”出了社会文明新风尚。截至目前,该区已有14万户家庭立家规家训,100%行政村农户家庭建立“最美家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户诚信档案,217家文化礼堂开展了“家风进礼堂”活动,并打造了6条特色家风文明风景带……为“浙江有礼·湖州典范”市域文明新实践落到基层、惠及群众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该区将全面推进“浙江有礼·湖州典范·寻浔善友”文明新实践,结合“最美家风+”特色品牌,深入推进“有礼家风”进机关、进学校、进村社、进企业、进家庭,并探索开展“最美家风”文明实践示范户创建活动,以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让文明在城乡间蔚然成风,构筑起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全市水情总体平稳,防范应对措施有序有力
旅游业有序开放通知发布~~~
~~~
~~~
~~~
吴兴区校园“共享法庭”三年内实现全覆盖~~~
~~~“老娘舅”赴皖建供应链综合基地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思学
   第06版:财经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我市昨迎入汛以来最强降雨
好消息!跨省团队游有序恢复
开闸腾库
价值10万元新校服 赠给特殊学校学生
好家风“加”出社会文明新风尚
法官进校担任法治副校长
湖州美食飘香长三角
“跳叔”的特殊党费
致敬抗疫医务人员
以奔跑姿态当好县域政协工作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