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 虹
本报讯 “这里原来是一座废弃的矿山,经过生态修复,变成了耕地。我们还打算在这里打造万亩粮食产业园。”6月24日下午,来自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代表们在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下贾坞进行现场巡田。
据了解,今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为了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我市以开展田长集中巡田的方式来进行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
在东衡村的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主会场上,德清县还举行了民间田长授聘仪式。一直受益于“田长制”的种粮大户费颖儿被授予民间田长的职务,她激动地说:“作为一名种粮大户,我也想成为耕地的保护者。我承诺履行民间田长职责,遵守耕地保护政策法规,协助各级田长做好耕地保护相关工作,共同守护东衡村的耕地。”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去年,德清县和长兴县在全省率先推行“田长制”试点,实现责任到人,运用数字化智慧管地,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今年3月底,我市率先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于6月正式发文全面推行“田长制”。据统计,全市目前共有市、县、乡、村四级田长1148名,村级巡查员2149名。
作为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推行“田长制”的重要抓手,5月11日,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2.0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耕地智保”场景应用在我市全面贯通使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村级田长和巡查员共完成巡查任务1.3万余人次。